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水深火热7a64e58685e5aeb9338
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水泄不通
泄:排泄。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水乳交融
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水到渠成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水中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水涨船高
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水性杨花
象流水那样易变,象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
水土不服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水里纳瓜
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容。
水大鱼多
水面宽广,鱼必众多。比喻事物随其所凭借之物的丰盛而丰盛。
水银泻地
水银倒在地上
水阔山高
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水源木本
水的源头,树的根本
水中著盐
比喻不着痕迹。
水陆毕陈
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水陆俱备
各种山珍海味都有
水满则溢
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水复山重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水静鹅飞
寂寞、低落、萧条
水深鱼聚
聚:聚集。水越深鱼越聚集。比喻越有德行,依附他的人就越多。
水流花落
①比喻飘泊不定或踪迹无常。②比喻时过境迁。
水落归漕
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
水木清华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水陆并进
水上陆上同时进兵
水月镜像
水中月,镜中像。喻指一切虚幻的影像。也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
水佩风裳
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水盛胜火
水势盛大定能战胜火势
水火不容
容:容纳。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水过鸭背
比喻事过之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水乳之合
指水和奶汁融合为一体
1、水磨工夫
成语拼音:shuǐ mó gōng fū
成语解释: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
成语出处: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乎?”
2、水色山光
成语拼音:shuǐ sè shān guāng
成语解释: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成语出处:唐·白居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61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3、水中捞月
成语拼音:shuǐ zhōng lāo yuè
成语解释: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成语出处: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4、水来土掩
成语拼音:shuǐ lái tǔ yǎn
成语解释: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
成语出处:元 高文秀《渑池会》:“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5、水涨船高
成语拼音: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成语解释:指水位上升;船身也就随着提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涨船高,不曾吃尽苦头,怎得修成人上人。”
搜索《水字开头的成语》找到的。
第1页
水深火热、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乳交融、
水火不相容、
水到渠成、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水涨船高、
水至清则来无鱼、
水中捞月、
水土不服、
水性杨花、
水银泻地、
水里纳瓜、
水大鱼多、
水阔山高、
水中著盐、
水流湿,火就燥、源
水陆毕陈、
水则载舟,水则覆百舟、
水满则溢、
水陆俱备、
水源木本、
水静鹅飞、
水火不兼容、
水复山重、
水落归度漕
第2页
水深鱼聚、
水盛胜火、
水流花落、问
水米无交、
水母目虾、
水月镜像、
水陆并进、
水到鱼行、
水火不容、
水清石见、
水过鸭背、
水佩风裳、
水火无情、
水乳之合、
水晶灯笼、
水宿山行、
水泄不漏、
水过地皮湿、
水置座右、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水月观音、
水陆之馔、
水木清华、
水浊鱼噞、
水天一色、
水火之中、
水清无鱼
第3页
水漫金山、
水径不深、
水磨工夫、
水乳不分、
水陆之珍、
水懦民玩、
水送山答迎、
水软山温、
水性随邪、
水南山人、
水火难容、
水广鱼大、
水裙风带、
水波不兴、
水火不辞、
水则资车、
水宽鱼大、
水来土掩、
水泼不进、
水旱频仍、
水浆不入、
水激则旱、
水菜不交、
水绿山青、
水尽鹅飞、
水调歌头、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第4页
水火兵虫、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