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四通八达、四至八道、四衢八街、四方八面、四荒八极、四时八节、四乡八镇、四时八节、四停八当、四仰八叉、四平八稳
成语有:四面八方、四平八稳、 百战百胜、七上八下、七嘴八舌。
1、四面八方
四面八方,汉语成语,读音为sì miàn bā fāng,意思是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回:“原来 梁山泊 自古四面八方茫茫荡荡,都是芦苇野水。”
示例:鲁迅《故事新编·补天》:“这纯白的影子在海水里动摇,仿佛全体都正在四面八方的迸散。”
2、四平八稳
四平八稳,汉语成语,拼音是sì píng bā wěn,原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34指说话做事稳当。现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进取精神。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示例: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他被绍介进中国来,四平八稳,反对的比赞成的少。”
3、百战百胜
百战百胜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ǎi zhàn bǎi shèng,形容所向无敌。
出自:《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意思是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
示例: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认为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要差一些。要善于运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百战百胜还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只有不通过战斗而使敌人屈服才高明。
4、七上八下
七上八下,汉语成语,读音为qī shàng bā xià,意思是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示例:他就感觉得七上八下,心里老不自在。
5、七嘴八舌
七嘴八舌,汉语成语,拼音是qī zuǐ bā shé,意思是形容人多嘴杂,其说不一;也形容饶舌,多嘴。
出自: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示例:他们七嘴八舌在这讨论着,当事人没有反应。
四面八方、四平八稳、四通八达、四时八节、八万四千、四方八面、四荒八极、四亭八当、四至八道、四衢八街、四停八当、四冲八达等。
1、四面八方
释义: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引证于现代鲁迅《故事新编·补天》:“这纯白的影子在海水里动摇,仿佛全体都正在四面八方的迸散。”
2、四平八稳
释义:原指说话做事稳当。现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进取精神。
出自:《水浒传》第44回。
原文:“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原文释义:戴宗、杨林打量裴宣样貌时,相貌没人可比,长的白白胖胖,说话稳当,心里暗中高兴。
3、四通八达
释义: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
出自:《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
意思:人生漫漫路途的出处,是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
4、四时八节
释义:泛指一年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34中的各种时令、节日。
指春、夏、秋、冬四季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
出处:唐·马总《意林》卷一引《隋巢子》:“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
意思:鬼神以一年中的各种时令、节日教育人。
5、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释义: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出处:清·文康《新儿女英雄传》:“强盗的本领,讲的是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面八方、四平八稳、四通八达 、四冲六达、四至八道。
一、四面八方 [ sì miàn bā fāng ]
解释: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译文:忽然遇到四面八方的困境,怎么寻找出路。
二、四平八稳 [ sì píng bā wěn ]
解释: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三、四通八达 [ sì tōng bā dá ]
解释: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63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慕容德载记》:“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居。”
译文:滑台四通八达;这不是帝王的生活。
四、四冲六达 [ sì chōng liù dá ]
解释:指四通八达的要道。
出自:宋·陈师道《徐州学纪》:“徐地东近齐鲁,北属赵魏,南引江淮,西通梁宋,四冲六达之郊,南北之亢颈也。”
译文:徐地东边靠近齐鲁,北部属赵魏,南引江淮,西与梁宋相通,四冲六达的郊区,南北喉颈的地方。
五、四至八道 [ sì zhì bā dào ]
解释: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译文:军队设立营寨驻扎完毕,便把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图画出来给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