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按学术界考证,自然是释迦牟尼佛是第一位出世的了。
不过,按佛教界内部,有另一种说法,说是在这个世界中,久远久远以来,久远到无法由算术比喻的久远前,就有佛教传承一直往下流传的。最早的抄佛名已不可考,按佛家 大乘佛典说,我们现在正处在“贤劫”中:在“贤劫”中会陆续出世一千位佛,所以叫“贤劫千佛百”。
过去之“庄严劫”(成劫)、现在之“贤劫”(住劫)、未来之“星宿劫”(坏劫),各有千佛出世。亦即亘三 世有三千佛出现。
现在佛教常说的最早的、已知的佛的名字是:
1、毗婆尸度佛,
2、尸弃佛,
3、毗舍婆佛,
4、拘留孙佛,
5、拘那含佛,
6、迦叶佛,
7、释迦牟尼佛。
“过去七佛”中前3位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是过去的“庄严问劫”(成劫)的最后3佛,不是“贤劫千佛”里面的佛。 “拘留孙佛”以下之4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佛)是现在的“贤劫”(住劫)中已经出世答的4尊佛。 “拘留孙佛”是现在“贤劫”(住劫)中的第一尊佛,“释迦佛”是现在“劫”(住劫)中第四尊佛。“贤劫”中还会陆续出世996尊佛,也就是“弥勒佛”以下至“楼至佛”,一共还有996尊佛,则在“贤劫”的未来陆续出世。
佛教中没有武力这个说法,只有五眼六通,三身四智;
而且佛佛平等,对众生的慈悲心是一样的
佛教中第一位出世的是释迦牟尼。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不过,按佛教界内部,有另一种说法,说是在这个世界中,久远久远以来,久远到无法由算术比喻的久远前,就有佛教传承一直往下流传的。最早的佛名已不可考,按佛家 大乘佛典说,我们现在正处在“7a64e58685e5aeb9339贤劫”中:在“贤劫”中会陆续出世一千位佛,所以叫“贤劫千佛”。
过去之“庄严劫”(成劫)、现在之“贤劫”(住劫)、未来之“星宿劫”(坏劫),各有千佛出世。亦即亘三 世有三千佛出现。
扩展资料: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灭后,圣典先是口口传诵,较晚才陆续出现文字经典;原始经典后来又经各部派的重新编纂。这一系列的过程,佛陀的原说一直被加工。所以在全部藏经中,某些法义以略不相同的面目出现。最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体现佛陀教说的,是巴利五部尼柯耶和汉译四部阿含所代言的"原始佛教" ,其内容结构多为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等。佛陀的根本原理,是成立于无常、无我的缘起,例如舍利弗皈依佛陀前,只需告诉他:"世尊所说,诸法是因缘的生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释迦牟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