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越王勾践兵败吴王夫差,被夫差俘虏,当做仆人,勾践每天舔尝苦胆不忘屈辱,终举兵报仇,一雪前耻
“卧薪尝胆”主要讲的是:
“卧薪尝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知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它主要讲的是道:越王勾践为了使自己不忘记以前所受的耻辱,激励自己的斗志,以图将来报仇雪恨,回国后卧薪尝胆,最终东山再起,一举灭吴。
1、字面释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
2、引申释义
形容版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3、教育意义
“卧薪尝胆“的典故催人奋进千权百年,对后人尤其对当代人极具教育意义,它印证了一个永恒真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志者事竟成。
公孙雄:相国,您在为谁吊丧?
伍子胥:为吴国吊丧。我为吴国哭,我为先王哭,我为我自己哭。想我一生,可谓坎坷不平,借今日这机会,我给你讲讲我的故事。我,伍子胥,名员,楚国人士。父伍奢为楚国大夫,平王听信谗言杀我父伍奢,我兄子尚也同时被害。子胥不甘俯首就擒出逃,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路被人追杀,在昭关时,子胥急得一夜之间满头青丝变成银发。在跨入吴国,脱离险境时,子胥不禁拔剑高歌: 剑光灿灿兮生清风,仰天长歌兮震长空,员兮员兮脱樊笼!
公孙雄:相国的故事,世人皆知,公孙雄也早有了解,今日听您亲口讲起,依旧是动人心魄。
伍子胥:你且再听我说,吴国先王招贤纳士,知人善任,以仁义而闻名于诸侯,得知子胥智勇双全,便召见。先王问子胥治国安邦之策,子胥提出先立城廓,加强守备,广积粮和充实兵库的主张,深得吴王赏识而委以重任。先王不仅起用子胥,而且又用白喜、孙武,终于灭了楚。这时楚平王已死,子胥为报杀父之仇,掘平王墓,鞭尸三百,并挖其目。有人责骂子胥做得过头,子胥慨然回答说:“日暮路远,倒行而逆施之于道也”。在子胥的全力举荐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5下,先王立公子夫差为太子。然而,太子即位后却远君子而亲小人,起用伯嚭为太宰,对其言听计从。子胥屡谏不从,反被诬有夺权忤逆之心。子胥明日要出使齐国,是大王要假齐王之手杀子胥,哈哈,一片忠心换得如此结果,多么可悲的一生,多么令人叹息的一生,多么无奈的一生啊。
---------------------------------
伍子胥:伯噽,你很得意吧?
伯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伍子胥;今日?当初?好,我给你讲一讲当初。当初我与孙武共同辅佐先王,打败不可一世的楚国,归国后,我将功劳全部让给孙武,可孙武不接受,他辞去大将军的职务,退隐山林,去写他一直想写的兵书。我问他,你有惊天的才能,为何不与我一道,去辅佐大王取得霸业,反而要退隐呢?他说,霸业是有限的,我的志向是将兵法传于万世,这才是无限的。孙武的书一旦写出,将会名垂青史。多么好的同僚啊,有这样的能臣共事,有什么事情会达不到呢?伯噽,伍子胥不想拿你跟孙武比,那是侮辱孙武。你的当初,是一个蝇营狗苟的小人,靠着钻营拍马坐到了今日的位置,你的当初和你的今日还有你的未来,都是老鼠的人生,你会拥有老鼠的幸福,老鼠的辉煌,但归根结蒂是一只老鼠。伍子胥呢,当初立下的志向就是帮助吴国称霸,正是因为这个不切实际的当初,才有了这个与老鼠共事的今日,被老鼠耻笑的今日。历史将记录下这个最黑暗的夜晚,千百年后,当人们提到忠臣,同时又说到为君王愚蠢地去死,就会说起我的名字。公孙雄,老夫有重托了。老夫死后,你剜下我这双老眼,将之悬挂于蛇门,老夫要亲眼看看,勾践怎样率兵杀进姑苏!将老夫的尸首裹上鱼皮,扔进海中,老夫要随着汹涌的潮汐,回来看看吴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