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满庭芳》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佘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复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赏析
词前小序已将写作背景说得很明白,大意是说:元丰七年(1084)四月一日,作者将离开黄州,移居汝州(今河南临汝),向东坡雪堂的两三位邻居告别。恰好李仲览从制江东来告别,于是写了这首词赠他。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归去呵归去,可我到哪里落脚?我的家远在万里,在那岷山和峨眉山所在的地方。“归去来兮”,直接引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陶写弃官归隐,苏轼也希望像他那样,但却不可能。因为他此时仍是带罪之身,不得自由。“万里”一句不过是托辞。苏轼这次由黄州改任汝州,罪名并zd未撤销,官职也仍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善。如果说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在摆脱尘网樊笼后的悠然吟唱,作者此刻只能是悲叹飘荡无依,有家难归。
留下QQ,我发给你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知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道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版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权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从现在开始就要百离去了,人生中有纷纷扰扰的人和事,来来往往不停歇。
应该是说,何必执迷于一时度呢,不如撒开手去。人生中注定会问不断遇到很多人,为什么要执迷于一答个人或一件事呢?
此小生拙见,不知是谁说的这句话专??如果是发自肺腑,那想必那人也是一属个看破红尘,心境清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