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临危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释义] 临:碰到;百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语出] 《邓析子·无厚度》:“死生有命;贪富有时。问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正音] 危;不能读作答“wěi”。专
[辨形] 惧;不能写作“具”或“俱”。
[近义] 无私无畏 视死如归
[反义] 惊惶失措 临阵脱逃
[用法] 含褒义。多用于形容人在危急关头、坚定、沉着。一般作属谓语、定语、
1、从容不迫
成语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
成语解释: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成语出处:魏兰《<浙案纪略>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2、泰然自若
成语拼音:tài rán zì ruò
成语解释:泰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65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成语出处:《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3、不紧不慢
成语拼音:bù jīn bù màn
成语解释: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4、若无其事
成语拼音:ruò wú qí shì
成语解释:好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5、轻裘缓带
成语拼音:qīng qiú huǎn dài
成语解释: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
成语出处:《晋书 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
宠辱不惊、处之泰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4然、不动声色、从容不迫、从容自若
一、宠辱不惊
白话释义: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得失置之度外。
朝代:北宋
作者:宋祁、欧阳修
出处:《新唐书·卢承庆传》:“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翻译:经历过大宠大辱就变得不易心惊,喜欢事物的本质就难以过多思考
二、处之泰然
白话释义:也说泰然处之。形容对困难或异常情况都能用不慌不忙的态度来对待。
朝代:春秋
作者:孔子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处之泰然。贤哉回也。”
翻译: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三、不动声色
白话释义: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朝代:宋
作者:欧阳修
出处:《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翻译:执笏端正,态度镇静,把天下国家置放得如泰山般的安稳,真可称得上是国家的重臣啊
四、从容不迫
白话释义: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朝代:春秋
作者:庄周
出处:《庄子·秋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翻译:鯈鱼在水中是那么的自由从容,这就是鱼儿的幸福呀。
五、从容自若
白话释义: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样。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朝代:北宋
作者:宋祁、欧阳修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其人从容自若叩头,费了半时之久”
翻译:这些人从容不迫地叩了头,花费了半点钟以上的时间
关于镇静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见怪不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
【见怪非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同“见怪不怪”。
【矫情镇物】:矫情:克制情感。比喻故作镇静,使人无法猜度。
【面不改色】: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内紧外松】:指政策的收紧与放宽或指人的心情,即内心紧张,态度镇静。
【神气自若】:神气:神情;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神色自若】: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神态自若】:神态:神情;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神意自若】: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同“神色自若”。
【声色不动】:指不动声色。形容态度从容镇静,不随意流露感情。
【退如山移】: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比喻遇到变故,沉着镇静。
【稳稳静静】:沉稳镇静。
【稳坐钓鱼船】: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稳坐钓鱼台】:不管外界有何变化,只照老规矩办事。非常镇静,沉得住气,稳居于自己的位置上。
【意气自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7a64e58685e5aeb9361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
【意气自若】: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亦作“意气自如”。
形容镇定的成语
1、雍容不迫: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
2、羽扇纶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3、神色自若: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4、行若无事:行:行动,办事;若:好象。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5、雍容雅步:指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6、应付裕如: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7、夷然自若: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8、神色自如:神色:神情,态度。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9、举棋若定: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10、轻裘缓辔:犹言轻裘缓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11、优游自如:①悠闲适意,无拘无束。②犹言从容不迫。
12、面不改色: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13、泰然自若:自若:象平常一样。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14、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15、泰然自若: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16、言笑自若: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17、泰然处之: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18、沉不住气:易激动,遇事保持不了冷静镇定。
19、言笑自如: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20、头脑冷静:指气质上的冷静或异常的镇定,指在紧张情况下表现的冷静或镇定。
21、若无其事: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22、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23、神意自若: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24、优游自若: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25、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6、神色不惊: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
27、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28、轻裘缓带: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衣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29、意气自若: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
30、从容自若: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样。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31、泰然居之: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
32、纶巾羽扇: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33、意气自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
34、应付自如:应付:对付,处置。自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35、了无遽容:遽:恐慌。完全没有恐慌的表情。形容从容镇定。
36、举止自若: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37、拱揖指挥:拱揖:拱手行礼。只须拱手行礼就可以指挥天下。形容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地指挥。
38、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39、如无其事: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40、从容应对:从容:舒缓,悠然。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
41、方寸不乱: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42、面不改容: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