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我是来做任务的
编辑本段成书背景
过去封建时代读书人最企盼的前途是通过科举谋得社会地位,十年寒窗,含辛茹苦,一旦高中,就飞黄腾达,荣宗耀祖,即使不做官,在社会上也高人一等。如果命运不佳,屡试不爽,则往往就意志消沉,为了生存,教个蒙馆,默默无闻,也就此潦倒终身。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想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人的秉性各异,有的人做官未必会有什么政绩,干别的也许还能展其所长。所以有时科举失败未必是坏事,如能静下心来,在别处下一番功夫,同样可以做出对社会有贡献的成绩。我这里想介绍一位清代著名经学家胡渭在科场失意后专注学术的事迹。 胡渭,原名渭生,字朏明,晚号东樵。浙江德清人。明崇祯六年(1633)出生在一个世代科举的家庭里,他的曾祖父是进士,做过广东顺德令,祖父是诸生,父亲是举人。所以胡渭从小就认为科举是他长大后的必由之路。崇祯十七年,胡渭十二岁,父亲死了,随母亲避乱于浙西山区。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教他读四书五经。清顺治四年,胡渭十五岁,成为县学生,于是“专攻制义,苦心钻研,寒暑不辍”。希望在科举上有所发展,无奈命运不佳,屡试不第。到康熙十五年(1676)他的从侄胡会恩以进士第二名及第,而他已过不惑之年,还是一个老秀才。不久就在大学士冯溥家里教馆。康熙十七年,朝廷开博学鸿词科,冯溥想推荐胡渭应诏,胡渭坚辞不就。旁人因胡渭是当今相国公子的老师,为避嫌而不应就。不料最后看到的推荐名单里却没有胡渭的名字,这对胡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此决意科举,专攻经义。康熙二十一年,冯溥退休。胡渭又馆于相国徐乾学府。在京师的几年里,与当代一时名选朱彝尊、毛奇龄、吴任臣、阎若琚、李振裕、万斯同等过从甚密,切磋学问,大有裨益。康熙二十九年又应徐乾学之邀,去苏州洞庭东山参加《大清一统志》的编纂。这一年胡渭已经五十八岁了。 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的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对胡渭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当时胡渭认为历来注经家对《尚书·禹贡篇》注释有不少错误和缺漏,有志对这篇传世佳作重新做一番整理。与胡渭一起参加编修工作的有顾祖禹、黄仪、阎若琚、查慎行等对沿革地理学有很深修养的学者,正好共相切磋,悉心就教。同时由于朝廷对纂修《大清一统志》的支持,“因得纵观天下郡国之书”,可以广泛收集资料。胡渭真是如鱼得水,开始了对《禹贡》的系统研究。
编辑本段定名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虽仅有1193个字,但历来被奉为我国“古今地理志之祖”。它假托大禹治水后的政治区划,实际上是地理区划,将全国分为九州,并分别记述了这九个区划的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赋以及交通道路等,此外,还罗列了我国主要山脉、河流的走向和流经,中原地区以外五个不同层次区域与中央的关系等等,是我国最早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区域地理著作。因为它是经书中的一篇,历来研究者不下数十百家。除了郑玄、马融、王肃、孔颍达、蔡沈等一些著名经学家外,历代注释、疏证者不可胜数。对其中的文字、名物、制度、地理的考订,旁征博引、盈篇累牍,虽各有所见,总不免显得叠床架屋,过于烦琐。总的来说,其缺点是主要着重于从儒家经典的角度来研究,或“仅以资科举而已”,而没有将其看成是一部完整的区域地理著作。胡渭利用编纂《大清一统志》能够看到国家图书馆藏书的机会,收集了大量历代地理资料,进行细致的考订研究,最后写成了一部二十卷四十余万言的专著,取《庄子·秋水篇》“以管窥天,以锥指地”之意,定名《禹贡锥指》。
编辑本段贡献
这部书的贡献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汇集了前人研究《禹贡》所有成果,包括自东汉以来直至明末清初诸家的诠注;特别注意利用自《史记·河渠书》以下历代正史河渠志、《水经注》以后历代河渠水利专著,还有《元和郡县志》以下历代总志、方志来印证《禹贡》时代的地理。除历代注疏、地理专著外,“凡古今载籍之言,无论经史子集,苟有当于《禹贡》,必备录之。”真是做到博采群书,荟萃众说。对历代诸家歧异之说,力求取得统一的说法;对承讹袭谬者,则加以匡正。同时还延伸到对历代山川陵谷变迁的研究,体大精深,蔚然可观。所以说它是历代研究《禹贡》的集大成著作,决不过誉。 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见。在广泛收集了前人的传注,经过自己的参验辨异,定其是非,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非可与一般解经者齐论。例如对《禹贡》九州方域的定位,对“九河”形威的看法,对“灉、沮会同”的解释,对“浮于淮泗,达于河”的“河”,应作“菏”的结论等等,都较前人高出一筹。 三是对历代河流变迁、水利兴衰特为关注。胡渭注释《禹贡》某水不仅指出即今某水而已,而是将该水变迁和水利兴衰都作全面的论述。读者不仅了解了《禹贡》时代某水的面貌,同时对战国以来该水的历代变迁、水利兴衰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例如释冀州“衡漳”不仅指出即为漳水,还从战国魏西门豹、史起修漳水十二渠“以富河内”开始,记述曹魏、北朝、唐宋引漳灌溉工程的兴衰更替,强调“漳水之为利也大矣,然冬官不修,沟逆地防,水属不理孙(通逊,即顺),则有害矣。”并指出明正德年间,漳水自安阳南决,“袤百余里,广四十里,土田悉成汗莱,其为害不亦大乎!”注释河北平原上的滱水(今唐河)、滹沱河,强调宋代以后由于北方边防塘泊的修筑,造成河流的变迁,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影响环境的变化。释“三江”又连带探讨太湖流域水利兴衰和吴淞江堙废的原因和后果。特别用力的是对历代黄河变迁的研究。黄河自古为害频繁,善决善徙,自有文献记载以来,粗略统计就有一千五百余次,北达海河,南抵淮河的广大黄淮海平原皆罹其害。胡渭认为“中国之水,莫大于河;禹功之美,亦莫著于河”。其书“导河”一节和《附论历代流徙》两部分占了很大篇幅。他深入研究了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变迁,并有中肯的分析,特别是对下游河道自禹河以来至元明变迁归纳为五大徙,即周定王五年、王莽始建三年、北宋庆历八年、金明昌五年、元至元中五次。这五大徙说对后代影响极大,此后二百数十年讲黄河历史的一般都采用此说,直至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论著仍沿用五大徙说,不过加上清咸丰五年铜瓦厢改道一次变成了六大徙。可见其影响之深。同时对元明以来治黄主要为了保运的政策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黄河“东冲西决,卒无宁岁”的根本原因。这种对时弊针砭的态度已非一般注经者所及。胡渭对自己的黄河研究颇为得意,他说:“余博考精思,久乃得之。”钱大昕在评论胡渭的黄河研究时曾说:“汉唐以来河道迁徙,虽非《禹贡》之旧,要为民生国计所系。故于《导河》一章,备考历代决溢改流之迹,且为图以表之,其心经济,异于迂儒不通时务者远矣。” 四是对历代各地区产业和经济开发的关注。《禹贡》各州记有贡物,反映了战国时代各地的产业,以往经学家主要着眼于名物的考订,而胡渭则进一步详述战国时代以后各历史时期该物产在本州及其他各州的生产情况和变迁。如讲到兖州“桑土既蚕”,即论及黄河下游地区古代以来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在提到豫州贡物紵麻时时,指出古代豫州是紵麻的主要产地,唐以后种植地域南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8胡渭认为是“古今风土之变”。扬州在古代地势低下,沼泽密布,开发较晚,故田列为九等、赋七等。两晋以后,扬州逐渐开发,尤其是唐宋时期大量水田的开辟,东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国家赋税所出。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太湖地区围湖造田,蔚为风气,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胡渭对五代两宋以来,苏松常嘉湖五府围湖造田之害、吴淞江淤塞的缘由,均有详细的论述。并对宋、明人对东南水灾日甚、田赋日增的不满,深表同情,并云:“三江震泽之区,昔之民溺于水,今之民溺于赋。溺于水者,禹从而拯之,使民登于衽席;溺于赋者,日朘月削,如水益深,数百年于此矣,而卒未有拯之者。有能恻然于东南民力之竭,而为之旷然一变其法,使水复底定之迹,而赋不失壤之规,斯真所谓功不在禹下者矣。”这是胡渭对时政的批评,显然其志而远非限于注经而已。
编辑本段影响
《禹贡锥指》成书于康熙三十六年,时胡渭六十五岁,真可谓大器晚成了。康熙四十一年书在苏州刻成,四十四年由李振裕、查士升呈献给玄烨。同年三月康熙南巡,驻跸苏州。胡渭亲自携书呈献,得到康熙的嘉奖,赠御书诗扇及匾额“耆年笃学”四字。胡渭以七十三岁的老翁得此殊荣,一时名声大噪,倾倒士林。我们今天称道的倒不是他当年受到的荣宠,主要是说这部《禹贡锥指》的学术价值是很高的,其内容非仅限于注经,而是延伸及历代国民生计的许多问题,直至近三百年后的今天,还是我们研究《禹贡》和历史地理的必读书。虽然其中个别论断经现代科学证明是错误的,但总的说来,如今还没有一部全面研究《禹贡》的著作可以代替它。就是这部书奠定了胡渭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嘉庆《杭州府志》卷8本传:“国朝浙江治经学者,鄞县万斯大、萧山毛奇龄、嘉兴徐嘉、秀水朱彝尊,核其撰述,渭为称首。”梁启超在《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他的学风,不尚泛博,专就一个问题作窄而深的研究,开后人法门不少。几部书中,后人最推重的是《禹贡锥指》。这部书虽然有许多错处,但精勤搜讨,开后来研究地理沿革的专门学问,价值当然也不可磨灭。 赞同
0
安徽历史人物:刘铭传
刘铭传
刘铭传,字省三,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生于安徽合肥县(今肥西县)酉乡大潜山下的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咸丰初年,江淮一带赤地千里,匪祸丛生,乡里土豪以保卫地方为名滥派费用,威逼凌辱寡居的刘母。18岁的刘铭传怒不可遏,遂刃豪揭竿,并在其家附近安营扎寨,保卫闾里。
1861年,李鸿章回合肥为曾国藩募兵。时已为“都司”的刘铭传投奔李鸿章,参加其编练的淮军,从安庆顺江南下。以后,刘铭传因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有功,累升至直隶提督。1873年因故辞职回乡居闹,住在刘老圩。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奉旨进京,呈《海防十事》,被授予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他密抵台湾后,积极布防、备战,合肥民间传,他曾以数百只夜壶做成莲花灯,放漂海上,假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31“战船百艘”之势,击退侵略军,导演了一场流传至今的“刘六麻子(刘的绰号)保台湾”的壮举。中法台湾之战,历八个月之久,以中方胜利告终。1885年10月12日(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清政府宣布台湾正式建省,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省的第一任巡抚(省长)。
刘铭传在抵台周年时,上专折指出:“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今大局虽云粗定,而前车可鉴,后患方殷。一切设防、练兵、抚番、清赋诸大端,均须次第筹办。’他于台湾巡抚任上六年,积极实行“新政”办洋务,做了许多好事。可以归纳为:
一、整军备战,创办军工企业刘铭传聘用洋教习,以新式操典训练军队,重在提高战斗力。还在基隆护尾(今淡水)澎湖等地构筑了多座“铁水泥”结构的炮台,配置了新式后膛炮,在港湾内暗埋沉雷、碰雷以待敌。他创办了机器局、军械所、火药局、水雷营。这些,极大地提高了台湾的防御能力。
二、“通商惠工”,以商战来求富随着局势的相对安定,台湾迅速办起了近代工业和商业贸易。刘铭传先后倡办了煤务局、煤油局、伐木局、蚕桑局、盐务总局、通商总局、招商局(设在新加坡,专门洽谈侨资“引进”)、抚垦总局,以及樟脑官营等。还重划行政区,加强市政建设。他的‘育战”做法的核心,是“求富”。
三、修筑铁路,发展近代交通刘铭传亲自督阵,任命台胞林维源为总办(后由他人接任)修筑的基隆至新竹铁路,全线近100千米,耗银129万余两,为我国自筹资金、享有主权的第一条铁路。当大清邮票还在海关总税务司外国人控制下时,台湾邮政总局已独立发行邮票了。台北一福州、台湾安平一澎湖妈宫港海底电报线以及岛上几条陆线的敷(架)设成功,极大地便利了台湾与大陆和台湾岛内的通讯联系。
四、清赋理财,广泛罗织人才刘铭传决意在经济上达到“以台之财,供台之用”,减轻大陆负担。他清理田赋,整顿税收,引进外资,广开财源。他还进山“抚番”,安定民心,并单独为中部山区的少数民族山民办了学校。他不计较湘、淮系,不论台人大陆人,任人唯贤,实事求是,难能可贵。
刘铭传在台湾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不可避免地遭到清廷内顽固派的反对,也受到台湾岛上一些人的忌恨。1891年(光绪十七年),他被迫辞官还乡。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刘铭传在内忧外患中,积郁沉疴,于1896年1月12日凌晨辞世。《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称赞曰:“台湾三百年间,吏才不少,而能立长治久策者,厥维两人:曰陈参军永华、曰刘巡抚铭传。”刘铭传在抵抗法国侵略、台湾建省和建省后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先躯,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人物,受到海峡两岸人民长久的怀念。如今,台湾岛上还有许多刘铭传的纪念设施。
清初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槐、姚鼐,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清代戏剧家、徽剧领袖程长庚,现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著名学者胡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经济方面,主要有清代经济学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 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等
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创始人李鸿章,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