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出自于孔子的《论语》,千古名句,代代相传。
拓展百资料
孔丘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度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订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称为“春秋笔法”。指藏在心里不说出版来的言论。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权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不亦乐乎意思是:这不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吗?形容非常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现在常用来庆祝高兴开心的事情,多用于好心情的感叹
凤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祥瑞来鸟,自古以来代表着和谐与吉祥,为百禽之王,其中雄为凤鸟,雌为凰鸟。《大荒西经》云:“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大戴礼·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源凰为长”。。凤凰鸣声如箫笙,传说凤鸟能叫出百六种不同的声音,合乎六律的音调;凰鸟能叫出另外六种声音,合乎六吕的音调。最初伶伦制作出12根律吕管后,曾经带到昆仑山,根据凤凰的叫声矫正,凤凰的十二种声音正好与他制作的十二根管子吹出的声音相同。所以上古度乐音是自然界中最吉祥、最和谐问的音调奏出来的。《尚书·益稷》中说“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是说箫韶之乐一曲曲演奏的时候,起初招来百鸟来朝,最后一曲的时候,凤凰也亲临现场随着乐音翩答翩起舞。。
凤凰是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认为太平盛世的年代,便有凤凰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