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相敬如宾,实为“如宾相敬”,是古汉语中“状语前置”句式。指的是夫妻在地位平等基础上互相敬重、爱护、感恩,建立动态平衡和谐的良性关系。语出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因为宾的原义是“宾,所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6敬也”,强调的是敬重、感恩,像对待客人一样。
词语解释
【出处】:《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臼季(编者注,即晋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之,敬,相待如宾。
【释义】: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夫妻间。
【示例】:
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况他人乎?”
【例句】:有人说,夫妻要相敬如宾,才能达到两者关系的最佳境界。
相关典故
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儿子郤缺也被废为平民,务农为生。郤缺不因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变化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
相敬如宾
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不仅妻子甚为仰慕,就连初次结识的人也无不赞叹。
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午饭时间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连忙接住,频致谢意。夫妻俩相互尊重,饭虽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此情此景,感动了路过此地的晋国大夫胥臣,一番攀谈,认为郤缺是治国之才,极力举荐他为下军大夫,后来郤缺立大功,升为卿大夫。
扩展:“相敬如宾”这个典故,出自《左传》,专用于夫妻关系,后来,到了汉宣帝的年代,出了个张敞,关于他的才华、著述、政绩,人们知之甚少,广为流传的却是“画眉”之事。他每日清晨都为妻子画眉,皇上知道了,认为他失礼,要拿他是问。他说,夫妇房中这事,更有甚于画眉耳!皇上无言以对,也便罢了。张敞夫妇成了“相敬如宾”的楷模。张敞之后又出了多少楷模,是很难统计的。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间相处融洽,互相敬爱,像对待宾客一样。
相关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儿子郤缺也被废为平民,务农为生。郤缺不因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变化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不仅妻子甚为仰慕,就连初次结识的人也无不赞叹。
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午饭时间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连忙接住,频致谢意。夫妻俩相互尊重,饭虽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此情此景,感动了路过此地的晋国大夫胥臣,一番攀谈,认为郤缺是治国之才,极力举荐他为下军大夫,后来郤缺立大功,升为卿大夫。
扩展资料:
近反义词解析:
一、举案齐眉
【解释】: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5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次日,蘧公孙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
白话文:“第二天,蘧公孙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席终,归到新房子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二、琴瑟不调
【解释】: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比喻夫妻不和。
【出自】:唐·赵璘《因话录》卷一:“郭暖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
白话文:“郭暖曾与升平公主夫妻不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敬如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