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握瑾怀瑜,含褒义,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出自《楚辞·九章·怀沙》。
意思是:我身上怀有美玉一样的品德,却无人能够欣赏我,能让我的才能尽情的展现出来;含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31褒义,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出处:《九章·怀沙》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一般认为此诗作于屈原临死前,是诗人的绝命词。
原文节选: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译文:玉与石混在一道,好与坏不分多少。是那些人们的无聊,不知道我所爱好。责任大,担子重。使我担任不起。掌握着一些珍宝。不知向谁表示。村里的狗子成群,不常见的便要狂吠。把豪杰说成怪物,是庸人们的口胃。
扩展资料
此篇在语言上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似有别于《九章》其他篇(《橘颂》除外):全诗句子大都不长,显得简短有力,读上去颇有急促感。
从首句“滔滔孟夏兮”到篇终“乱辞”,几乎大多是四言句(加“兮”字为五言),——这显然是诗人的精心设计。
作为临终前的绝命词,诗篇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诗人的实际心境,或换言之,正因为面临自我选择的死亡,才会有气促情迫之感,而运用短促句。
正是这种真切心境的实剖,既反映了此时此刻诗人的实际感受与心态,也在情感与表达形式上与诗的内涵浑然一体,从而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与匠心于此可见一斑。
怀瑾握瑜【出自】《楚辞·九章·怀沙》:抄“怀瑾握瑜兮,袭穷不知所示。” 【解释】其寓意是我身上怀有美玉一样的品德,却无人能够欣百赏我,能让我的才能度尽情的展现出来。怀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知德。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道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握瑾怀瑜,含褒义,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寓意为我身上怀有美玉一样的品德,却无人能够欣赏我,能让我的才能尽情的展现出来。
出处:《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作者:屈原
原文节选: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译文:
玉与石混在一道,好与坏不分多少。是那些人们的无聊,不知道我所爱好。
责任大,担子重。使我担任不起。掌握着一些珍宝。不知向谁表示。
村里的狗子成群,不常见的便要狂吠。把豪杰说成怪物,是庸人们的口胃。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遂自投汨罗以死。”此诗写作时间大约可以定位屈原临死前,是诗人的绝命词。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屈原流放中怀念长沙的诗作,大约作于到达长沙之前,而在《九章·哀郢》之后,是屈原决心自杀的预告。
2、作品鉴赏
从诗章本身内容情感和《史记》所载屈原身世经历看,“怀沙”指“怀抱沙石以自沉”的可信性应该更大些。
诗篇开首先刻画诗人南行时的心情,两句极度表述忧郁、哀伤心理的诗句,一下子扣住了读者的心弦:“伤怀永哀兮”、“郁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65结纡轸兮”,——表明诗人在初夏时节步向南方时,悲愤的情绪已达到了难以自抑的地步。
诗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将笔墨仅仅诉诸于个人遭遇的不幸与感伤上,而是始终同理想抱负的实现与否相联系,希冀以自身肉体的死亡来最后震撼民心、激励君主,唤起国民、国君精神上的觉醒,因而,诗篇在直抒胸臆之后,笔锋自然转到了对不能见容于时的原因与现状的叙述。
表述作者的清白、忠诚却不能见容于时,由此激发起读者的同情、理解与感慨,从而充实了作品丰厚的内在蕴含力,使之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最后部分的“乱辞”,可以说是诗人情感达到高潮的表露。在前面历述现状、原因、心情等以后,诗人至此发出了浩叹与歌唱,它是全诗内容的总结与概括,也是诗人心声的集中倾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章·怀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