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有凤来仪,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有奇异美丽的神鸟凤凰来相配,形容极为高贵、神奇和绝妙。
有凤来仪出自《尚书·益稷》。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65来仪。”
引用《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朋与凤通假。《说文解字》朋:朋党,党羽。所以朋只能解释为《凤》。这里的“乐”应念成音乐的“乐”。是“庆贺”的意思。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红楼梦》匾额
《红楼梦》中匾额。宝玉题。后元春赐名“潇湘馆”。为林黛玉大观园居住地。有凤来仪,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舜制的音乐。其形据《尔雅·释鸟》:“鶠,凤。其雌皇。”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后多用以比后妃。
因此,说有凤凰来到这里栖息,所以此题有歌颂元妃省亲之意。《尚书·益稷》上说:当演奏虞舜时期的箫韶乐时,由于音乐美妙动听,把凤凰也引来了。箫韶,尚书中指虞舜乐;九成,九奏也,简单说,就是《箫韶》乐章,分九章,尽演可奏九遍,所以《箫韶》又称《九韶》。
先秦时期,各方面都盛推九韶为最美好的音乐。《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箫韶九成,亦言“圣主”之盛德至极,故生“瑞应”。“瑞应”就是“凤凰来仪”。所以也是颂圣语。宝玉说:“这是第一处行幸之所,必须颂圣方可。”即指此。
“有凤来仪”(潇湘馆)的典故: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百仪。”箫韶为舜制的音乐。这里说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仪,配合。凤凰,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度”,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鶠,凤。其雌皇。”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问后多用以比后妃。
潇湘”原为湘江别称,在今湖南省。《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又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答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内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 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他住的容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似亦暗示黛玉最终之“泪尽而逝”。
词目 有凤来仪 发音yǒu fèzhidaong lái yí 释义 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出处《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示例 宝玉道:“这太板了。莫若‘~’四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 有凤来仪:句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舜制的音乐。这里说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仪,配合。凤凰为传说中的贵鸟,后多用以比后妃。 另一个解释是: 语出《尚书·益稷》,意思是有凤凰来到这里栖息。古代以版龙凤为配偶,所以此题有歌颂元妃省亲之意。《尚书·益稷》记载:当演奏虞舜时期的韶乐时,由于音乐美妙动听,把凤凰也引来了。又传说凤凰以练实(竹实)为食(见《庄子·外物》)。这里题咏的地方有很多竹子(即后来的潇湘馆),古人又龙凤并称,以凤凰比喻权后妃。所以宝玉在这里以凤凰归来比喻元春省亲,非常贴切得体。后来此地归黛玉居住,又有称赞黛玉为“人中之凤”的意味。故脂砚斋在这里批:“果然,妙在双关暗合。”
满意请采纳
典故:《尚书·益稷》: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白话译文:《尚书·益稷》上说:当演奏虞舜时期的箫韶乐时,由于音乐美妙动听,把凤凰也引来了。
传说故事:袭
相传秦穆公之女小名弄玉,不仅如花似玉,还擅长吹笙,自成音调,其声宛如凤鸣。某天夜里,弄玉在"凤楼"上吹笙,远远好似有和声传来,余音美妙,如游丝不断。此后弄玉茶饭不思。秦穆百公知道后派人找来了这个少年——萧史,弄玉的病不治而愈。
从此,弄玉天天在凤楼和少年合奏笙箫,伉俪应和。某一天夜里,两人正在皎洁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龙一凤应声飞来,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双双翔云而去。
扩展资料
有凤来仪出度处的解释:
“韶”,据《风俗通义校注》记载,乃五帝之一“舜”时期的乐曲。“夫乐者,圣人所以动天地,问感鬼神,按万民,成性类者也。故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韶》”。答
《尚书》有记,“《箫韶》九成,凤皇来仪”。九成,就是指九章。连起来“箫韶九成”的意思就是,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有凤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