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史记》史传文学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有哪些-史记在文学创作上有什么特点

《史记》史传文学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有哪些-史记在文学创作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我国史传文学产生的年代久远,可以追溯到历史文学的最初形态.和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我国也存在着一个“传说的时代”.那时还没有产生文字,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故事,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洪水、姜嫄生后稷等,都是口头方式流传的.自从产生了文字,代代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史诗便被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一部分还被经过改造而成为史籍的材料.我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历史典籍编写的国家,史籍丰富,起源很早,如《左传》中所说的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及失传的百国春秋,还有孔子修订的我国第一部历史典籍《春秋》.春秋战国时期,史籍编写空前发展,产生了《尚书》(书经)、《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不朽之作.史官或史学家在编撰这些史籍时,受到口头历史文学的影响,也不乏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他们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注意了情节与细节的生动,在描写人物时,突出了人物言行的个性特征,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这些史籍又称之为先秦史传文学.
继承先秦史传文学传统,并有重大创新的历史文学,是《史记》.《史记》突破了先秦史传以事为中心的编年体形式,找到了一种新的表述方式,以成熟的传记文学开辟了我国历史文学的新纪元,为中国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系列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成功经验.继《史记》之后,另一部传记文学名著是东汉班固的《汉书》,这是一部“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以详赡的资料展现了西汉广阔的社会生活与各种人物的精神风貌.其文学性在总体上不及《史记》,但一些人物传记中的历史事件也描述得绘声绘色,历史人物刻画得也栩栩如生,如晁错、李陵、苏武等人的传记,人物形象鲜明而传神,其艺术性并不比《史记》人物传记逊色.从《汉书》开始,就出现了文学性减弱而史学性加强的倾向,这不仅因为班固的艺术才思不及司马迁,而且还因为奉旨修史束缚了班固艺术才能的充分发挥.东汉后来又出现的《东观汉记》,其文学性就越难与《史记》相比了.中国以后的史籍,大多数沿袭《汉书》的体例,但注重的是史料的收集与史实的考辨,而不是辞采的精美与感情的充沛,文学性逐渐降低,这也是历史著作发展的必然结果.能重视并继承史传文学传统的,首先是那些杂史杂传,其作者写作目的并不是为了修史,而是借史传的形式,向读者炫鬻奇闻异事,比起史传来,它淡化了纪实性而增强了虚构夸饰.在《史记》之前,已有《穆天子传》、《晏子春秋》等杂史杂传.《史记》问世后,为杂史杂传提供了更为成熟的艺术手段,于是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文学色彩的杂史杂传,如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刘向的《列女传》、佚名的《汉武故事》、《蜀王本纪》等,其艺术特征已近乎小说.到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韩愈、柳宗元的散传《圬者王乘福传》、《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和《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段太尉逸事状》等,从清新的文笔和鲜明的形象塑造,为传记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他文学名家如白居易、刘禹锡、李翱、李商隐等亦有佳作.这影响了宋代各体传记文学的普遍发展.如苏轼撰述的《司马温公行状》、朱熹的《张魏公行状》等,开了个人传记文学长篇之先河.明代市民传记兴起,自袁宏道的《徐文长传》等,描写更为细腻真切,更贴近生活.宋濂七十余篇小传性质的单篇传记,在展现多种人格模式上有新突破.清代传记以切中时弊,现实感强而独具特色,如顾炎武的《吴同初行状》、《书吴、潘二生事》是宣扬民族情绪的反抗性传记文;邵长蘅的《阎典史传》是反映民族情绪的传统性传记文.清代桐城派传记文学呈现出精致,但传记文学总的处于停滞状态,清中叶后戴名世《画网巾先生传》、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等,均为流传后世的人物传记的名作.近现代中西方文化冲突交融背景下,传记文学以现代性内容和白话文形式有了质的飞跃.如梁启超改良派传记文,胡适的《四十自述》,郁达夫的《日记九种》和《达夫自传》,郭沫若的《沫若自传》,沈从文的《从文自传》等.
二十世纪初出现的报告文学,是现当代历史文学中一种最接近《史记》传记人物艺术的新形式.报告文学把新闻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要求注入史传文学,为的是及时定义和回答人们在变革时代对层出不穷的新人物事件的经验和疑问.与时俱进的报告文学,如三十年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31代夏衍的《包身工》、四十年代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着中国》、萧乾的《流民图》和《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五十年代刘冰雁的《在桥梁工地上》、六十年代末代皇帝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七十年代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九十年代安顿的《绝对隐私》、叶永烈的“红色三部曲”等等,是中国史传文学传统在中国现当代历史舞台上的滥觞.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历史丰碑,同时它是我国文学的重要收获,它使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高峰,以我个人的认识,《史记》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艺术成就。

首先,成功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史记》描写人物众多,范围非常广,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学者平民,但其所塑造的人物都形神兼备,相当完整,能准确捕捉历史人物的特征且善于精心选材,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展示人物的生命遭际,突出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善于通过矛盾描写、虚实相生、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对比映衬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其次,叙事和场面描写相当悲壮慷慨。《史记》有一大特点,其塑造的人物多具有悲壮之美,如屈原忠贞爱国、坚守节操,“上下求索”,却“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屡遭放逐,最后自沉汨罗江;荆轲反抗强暴,慷慨赴义,行刺秦王,壮烈牺牲……在这些人身上体现着真理的价值,闪耀着正义的光辉,与此相应,其叙事场面多为具有悲壮色彩,总能引发人们的深思,唤起人们的怜悯之心。

另外,《史记》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太史公的不幸遭遇使其满怀愤慨,他将这种浓郁的感情融入《史记》的创作中,因而其笔下的人物刻画和论赞中都跳跃着自己愤慨之情。

再次,《史记》的的叙事刚柔并济,以刚为主的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既有阴柔之美,又有阳刚之美。全书的阳刚之美主要表现在:气魄宏浑,笔力千钧;内容奇伟,惊心动魄;气势凌厉,一泻千里。

最后,其结构和语言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史记》的整体结构宏伟。太史公开创了一种新的传记体格式,开头先介绍人物姓氏、籍贯,中间是记叙主体,选择与人物性格、事功最相关的几件事进行叙述,结尾以太史公曰表自己意见。具体到每篇专辑的写作又有所不同,其人物传记分为分传、合传、寄传、杂传,这是太史公根据人物性格和事功的差异进行安排的,其结构对后世史书、传记文学及小说的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史记》在语言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首先是人物语言富于高度个性化特征,如正直口吃的周昌廷之语、毛遂自荐之言,最突出的是陈涉、项羽、刘邦表述早年抱负之语的不同表现。其次是太史公的叙述之言通俗、简练、质朴、生动、传神。太史公把许多古典文籍资料和民间材料提炼加工成符合汉代人语言习惯的书面语。最后,有些语言接近当时的口语,还引用大量的诗赋、民谣、谚语,语言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使作品激荡着诗的情韵,富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充溢着感人的魄力。

《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他更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座丰碑,给我国后来的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37文学一深远的影响。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对中国古代文学批判产生的了很大影响。在文学方面,它对古代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多样性。《史记》所写的都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通过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写作方法、文章风格等方面,自汉以来的许多作家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模仿《史记》。郑樵所说的“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无论对史学还是文学来说,都是合适的。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十分推崇太史公,把《史记》的文章看为成文的规范,他的《张中丞后序》、《毛颖传》等文,很显然是模仿《史记》的人物传记。《史记》在我国散文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而对明清以来的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的影响非常大。

《史记》的人物传记有人物形象、有故事情节。绘声绘色,简练生动,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为广大平民百姓所熟悉,这都为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提供良好的借鉴。在后代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他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 《史记》的显著影响。明清以来的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一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些都主要源于《史记》。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世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深受《史记》的影响。

至于戏剧,其中取材于《史记》人物的也很多,特别是它的一些艺术手法,如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来表达人物性格,避免冗长静止的叙述,以及注意故事曲折动人,语言简洁生动等,无疑为后来的优秀戏剧创作所吸收并加以发展。

《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表现在古代文学的批判上,反对形式主义的繁缛或苦涩古奥文风的古文家,将《史记》作为他们的一面旗帜,随着古文运动的兴起,《史记》的地位越来越高,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断扩大,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精妙的叙事艺术  1.五体会通。综合前代史书中各种体例,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形成从横交错的舒适结构。
  2.人物编排名实兼顾,以类相从。《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
  3.追根求源,详因略果。
  4.条理清晰。
精彩的人物刻画
  1.平民入传。
  2.个性鲜明。
  3.多维透视。
  4.旁现侧出。旁现侧出法,又称为“互现法”,即在一片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在别人的传记中显示。如《高祖本纪》中主要写刘邦带有奇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对他的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
悲壮的风格特征
  1.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
  2.浓郁的悲剧气氛。
  3.强烈的传奇色彩。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出自哪里?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思无邪出自哪里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什么意思 正大光明的意思 北京故宫乾清宫正大光明是什么意思? 正大光明殿的含义? 正大光明什么意思? 成语鸡飞什么帆?急急急急急急! 带韬字和养字成语 韬的成语有哪些 与韬有关的成语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 罄竹难书是什么意思啊 罄竹难书的意思是? 中国哪些地方风土人情比较好 中国民俗有哪些 越南的风土人情有哪些? 叙利亚有哪些风土人情? 《史记》史传文学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有哪些 史记的写作特点 《史记》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史记》的文学特色是什么? 找出错别字 趁伙打劫的近意词是什么 最容易写错的成语 初中易读错字归纳 形容朋友之间疏远的句子 形容朋友之间疏远的成语 形容朋友之间疏远的词 形容疏远的成语 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 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 草船借箭的借是什么意思 草船借箭什么意思 繁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繁字的成语 以简驭繁什么意思 带简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人干活勤奋的成语 求一些形容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的成语 形容不勤快的成语 勤快做事的四字成语 擎起的反义词 旮旯擎着的拼音是什么 擎的拼音是什么? 擎起的意思是什么 无从下手指什么动物 老鼠拉龟无从下手是什么生肖 (盼)授人以渔,不舍钓竿袖手旁观冷眼看无从下手,十分徬徨... 进房过厅,动作敏捷,身小灵活是优势,金光闪耀,眼花缭乱,无从... 308-繁华落尽:广州的一场春梦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广州的一场春梦2007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