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一言兴邦一言亡国的事例-一言兴邦,一言亡邦。史记(战国策)

一言兴邦一言亡国的事例-一言兴邦,一言亡邦。史记(战国策)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就是说:有时候一句话能够让这个国家富强,也可以让这个国家衰亡。这暗指君王的言行要谨慎。

一言兴邦一言亡国的事例如下:

1、贾诩献计张绣

建安二年(197年),在贾诩的说服下,张绣屯兵宛城与荆州牧刘表联合。从此,二人便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不久,曹操闻袁绍欲趁虚袭取许都,便立即从穰城撤退。

张绣率兵尾随追击,刘表也派荆州军占据安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击败。

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张绣说:“不听你的建议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何要再追?”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准能获利。”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得胜后,张绣问贾诩请教是怎么回事,

贾诩解释说:“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罢了。将军虽然擅长用兵,但绝非曹公敌手。曹军虽然刚撤,但曹公必然亲自殿后,我们的追兵虽精,但将领比不过他们,他们的士兵还很有士气,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败。

曹操之所以还未尽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后方出了事,所以击破将军的追兵后,一定会全力撤退,留别人断后,他留的将领虽厉害,却比不上将军,所以我知道将军用败兵也能取胜。”张绣大为佩服。

2、苏秦巧言夺十城

鬼谷子的弟子苏秦,帮着燕王夺回十城那个故事。齐国派了数万人马,用了好长时间,把燕国的十个城池夺走了,老燕王为了这件事情气死了,一命呜呼。新燕王上台了,对这件事情依然耿耿于怀,主忧臣辱。当你的领导人,他发愁忧虑的时候,是臣子的羞耻,

苏秦自动请缨说:大王我愿意到齐国去说齐王归还我们十座城池。苏秦来到了齐国,见了齐王就说了三句话,十个城池就回来了。说了那三句话呢,见了齐王鞠躬,说恭喜齐王,齐王说了,苏相国我何喜之有啊?他说了,大王多得了十个城池国土面积增加了,那不是可喜可贺吗。

第二句话是,悲哉!齐王。齐王说,刚刚还祝贺我怎么有可悲了呢?苏秦说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肚子饿了的时候有东西吃,当然可喜可贺,但是如果他吃到肚里以后发现吃到肚子里面是毒药那不就是可悲了吗。他说苏相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啊,苏秦就说了。

我在问你现在齐国称霸天下时机到了吗?他说现在还没有,他说如果是羽翼未丰,不能高飞啊,实力未存,不可图霸。如果你的实力没到,你就把称霸的野心让天下知道了,结果会好吗。现在秦国把它的公主嫁给了燕王,你就夺了燕国的十个城池,一个大国燕国日夜想着复仇,

而秦国则不会坐视不管的,你还没有称霸的时候,就得罪两个大国,你结果多可怕。齐国说,那你说该怎么办呢。苏秦微微一笑,问他一句话,他说如果一个人发现吃到肚里面是毒药,他还想活命,他会怎么做,

齐王现在就说了,那把他吃到肚里食物吐出来就行了。苏秦就说了大王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大家明白了吗。所以说他们国家派了数万人马,用了好长时间夺了十个城池,苏秦说了三句话就回来了。

3、退齐军屈完陈辞

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使节屈完到齐军营地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即使牛马走失了也跑不到对方的疆土。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

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任命我们的先君齐太公时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以便辅助王室。还赐给我们先君征伐的范围,东边到大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不进贡王室的苞茅,使天子的祭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5祀缺乏应有的物资,不能漉酒请神,我为此而来问罪。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

屈完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楚国北塞,今河南漯河东)。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

齐桓公让诸侯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桓公说:“我们出兵,难道是为了我一个人吗?为的是继续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我们两国共同友好怎么样?”屈完回答说:“君王惠临敝国求福,承蒙君王安抚我君,这正是我君的愿望!”

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4、烛之武说退秦军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听取了他的话。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没有能力办事情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用这件事劳烦您手下的人呢。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

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既然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希望您能好好考虑‘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逄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军容整齐的军队打军型散乱的军队,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5、管仲一言兴邦,不听则亡国。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为齐桓公创立霸业呕心沥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受相位。管仲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欲任鲍叔牙,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

齐桓公问:“易牙怎样?”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齐桓公又问:“开方如何?”

管仲答道:“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国君15年,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没有父子情谊的人,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国君,他心中所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国君应疏远这种人,更不能任其为相了。”

齐桓公又问:“易牙、开方都不行,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自残身肢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管仲摇摇头,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请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管仲说罢,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向他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说隰朋可以帮助国君管理国政。不久管仲病逝。齐桓公不听管仲病榻前的忠言,重用了易牙等三人,结果酿成了一场大悲剧。二年后,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见齐桓公已不久于人世,就开始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去。

有二宫女乘人不备,越墙人宫,探望齐桓公;桓公正饿得发慌,索取食物。宫女便把易牙、竖习作乱,堵塞宫门,无法供应饮食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桓公仰天长叹,懊悔地说:“如死者有知,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仲父?”说罢,用衣袖遮住脸,活活饿死了。

桓公死后,宫中大乱,齐桓公的几个公子为争夺王位各自勾结其党羽,互相残杀,致使齐桓公的尸体停放在床上六七十天无人收殓,尸体腐烂生蛆,惨不忍睹。第二年三月,宋襄公率领诸侯兵送太子昭回国,齐人又杀了作乱的公子无亏,立太子昭为君,即齐孝公。

经过这场内乱,齐国的霸业开始衰落。中原霸业逐渐移到了晋国。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书中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言兴邦与一言丧邦

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2600年前左右,故事发生在鲁国的曲阜城。那时孔子受到了鲁定公的重视。

有一天,定公问孔子:“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e68a84e799bee5baa6334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论语·子路》)

译: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没有这样的话?”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这样简单啊。不过,人们都这样说:‘做国君很艰难,做臣子也不易。’如果真能知道做国君的艰难,不就近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了吗?”

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灭亡,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这样简单说啊。不过,人们都这样说:‘我做国君没有别的快乐,只是我说什么话都没有人敢违抗我。’如果说的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很好吗?如果说的话不正确而没有人违抗,那么,不就近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了吗?”

鲁定公提出的问题是:一种态度或一句话,照着去做,国家会兴盛或灭亡?讨论的是国家兴亡的大问题。但提出问题的表达有些机械,有点急于求成。孔子的回答比较辩证,有主次迟速之分。

那么为什么知道做国君很艰难,做臣子也不易,这样就能兴邦呢?这一点古人做了进一步说明。

朱熹说:“因此言而知为君之难,则必战战兢兢,临深履薄,而无一事之敢忽。然则此言也,岂不可以必期于兴邦乎?” 谢氏曰:“知为君之难,则必敬谨以持之。”知为君难,就会极端的谨慎,一点都不会粗心大意。御六马之车,不小心,弄不好会翻车的。

那么为什么说做国君的说话没有敢违抗就会亡国呢?这一点古人也做了进一步说明。宋人范氏说:“言不善而莫之违,则忠言不至于耳。君日骄而臣日谄,未有不丧邦者也。”宋人谢氏说:“惟其言而莫予违,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邦未必遽兴丧也,而兴丧之源分于此。然此非识微之君子,何足以知之?”也就是是说:国君不是上帝,不能垄断真理,言言正确,如果言论错了,臣子不能提出谏诤意见,君主也听不到不同意见,其后果是君主会日益骄纵,而臣子会天天讲谄媚之言,这样国家会一天天坏下去。

很显然,孔子是赞成国君听谏诤的,也是反对臣子无原则媚上的。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日日夜夜这样的词语有哪些? 与“日日夜夜”类似的成语有哪些? 日日夜夜类似的词语 类似日日夜夜的词语 文言文《遗母遗》如何翻译? 文言文遗母遗是什么解释 焦饭遗母译文 每煮食辄伫录焦饭归以遗母的意思 用现代汉语翻译什么意思 我把真爱给了你,你却不懂得珍惜、这句歌词是哪首歌里面的 我把真心给了你,你却不懂得珍惜,歌名叫什么 歌词中有我把一身爱都给了你而你确伤透我的心孤独的夜里这首歌叫... 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写的〈不愿意 失去你 当拥有你的时候却不... “一言兴邦一言亡国”的事例有哪些? 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也可以误国”出自哪里啊?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是啥意思?谢谢! 一言兴邦一言亡国的事例 转什么转什么的成语 成语起什么转什么 转什么转什么四字词语 什么以什么对的成语 万不得已什么意思 万不得已的意思是什么 万不得已是什么意思? 万不得已的意思是什么? 重的的单词是什么? 什么是风重 成功重在什么? 傅磊告诉儿子关于感情问题以什么为重在以什么为重最后再以什么为... 张九成的《竹轩记》用现代汉语如何翻译?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求有关山东省名胜古迹的诗词! 谢了 昆明哪里有瘦啦啦买 《草船借箭》原文 19,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课文 19草船借箭原文和缩写文章的方法400字 第三个字是寡的成语 寡字是什么成语 带寡字的四字成语越多越好 带寡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卢绾封王!是因功而封吗?为什么? 卢绾为什么要反叛刘邦? 裂土封王是什么意思 卢绾在汉朝功臣里排名第几 易如反掌的近义词 “易如反掌”的近义词是什么? 易如反掌 同义词 易如反掌的意思是什么? 姹紫嫣红九州春满下联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