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一、释义: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间挖空的地方,器皿才能发挥其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空心的部分,房屋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二、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词语释义:
埏埴:是指用水和粘土,揉成可制器皿的泥坯;陶器。
用:用处。
凿:打孔;挖掘。
户牅:门窗。
利:使有利。
扩展资料:
老子所说的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罢了。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明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皿、室给人的便利。器皿如果没有挖空的部分,也就无法起到装东西的作用;房屋同样如此,门窗中间空心的的地方,人就无法出入,那也就没有办法居住了。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没有”的东西及其作用。
老子看到了“无”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有无之间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之中。因而,所谓“无”的作用,最为合理的解释应是有无之间的相互为用,“无”之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61为“无”并能起作用,是因为“有”的存在;“有”之为“有”并起作用,是相对于“无”的存在而言的。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翻译:和泥制作陶器,有了器抄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出自《道德经》第十一章。
扩展资料:
《道德经》袭,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百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