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Dustin Carter是一位残疾人,一个没有双手和双腿的高中生,他居然还是自由式摔交手,他的精神和意志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他不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而放弃自己热爱的自由式摔交,他这种永不放弃、不被命运所打倒的精神震惊了所有人,他创造了一个伟大奇迹!
因为没有手脚,所以Dustin Carter 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许多困难,但是他是一个意志相当坚强的孩子,从不被困难击倒。为了行动方便,医院帮他打造了电子手臂、和机械义肢,由于还在成长,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换新。 初中时他爱上了摔交,他问校长可否加入摔交校队。校长没有拒绝,当时的教练还鼓励他参加。就这样,他成了学校的摔交选手。从2007年到现在,他的战绩是 36 胜 1 负,成了OHIO中南区高中组的冠军!身体正常的选手都难以达成的目标,但是,一个没有手脚的 Dustin Carter 却做到了!
生活值得我们去珍惜、未来值得我们去奋斗!请记住这个名字,犹豫的时候,请想起他! 沮丧的时候,请想起他! 退缩的时候,请想起他! 抱怨上天对你不公平的时候,请想起他!!!
视屏
http://v.youku.com/v_show/id_cb00XMTc3MjM4Njg=.html
视频中的少年卡特( Dustin Carter )是一位残疾人,一个没有双手和双腿的高中生。
但是他居然还是自由式摔交手,从2007年到现在,他的战绩是 36胜1负,成了OHIO中南区高中组的冠军!这是一个身体正常的选手都难以达成的目标。但是,没有手脚的 Dustin Carter 却做到了! 卡特是美国俄亥俄州18岁高中生,5岁时因为急性血液感染 ,几乎死亡 ,要做截肢手术保命 ,砍掉臀以下的两腿 ,右前臂也不保 ,左臂更短 。因为没有手脚,所以Dustin Carter 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许多困难,但是他是一个意志相当坚强的孩子,从不被困难击倒。为了行动方便,医院帮他打造了电子手臂、和机械义肢,由于还在成长,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换新。初中时他爱上了摔交,他问校长可否加入摔交校队。校长没有拒绝,当时的教练还鼓励他参加。就这样,他成了学校的摔交选手。
在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预赛中,有一名选手格外引人注目。他没有双脚,有的却是一对金属假肢。他就是被誉为“刀锋战士”的南非选手奥斯卡·皮斯托瑞斯。
皮斯托瑞斯1986年11月出生于约翰内斯堡,由于双腿先天缺少腓骨,他在11个月大时接受了截肢手术。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日后对运动的热爱。上学期间,皮斯托瑞斯曾打橄榄球、水球和网球。因为父亲曾是摔跤运动员,他甚至还参加过摔跤比赛。2003年6月,皮斯托瑞斯在橄榄球比赛中受重伤,运动生涯不得不改向。2004年1月,他开始练习短跑,不久就成绩斐然,第一次参加200米比赛就跑出了24.1秒的成绩,第一次100米比赛的成绩是11.78秒,此后还创造了残疾人100米跑世界纪录。
小时候,皮斯托瑞斯经常跟哥哥卡尔一起参加运动。每天早上,母亲希拉会告诉他们:卡尔,穿上你的鞋子;奥斯卡,戴上你的假肢。因此,在皮斯托瑞斯看来,假肢就是他“与众不同的鞋子”而已。但国际田联并不这么认为,2008年1月,国际田联认定假肢会让他比健全人更有优势,因此不许他参加健全人的体育比赛。皮斯托瑞斯随后上诉,国际田联的决定虽在当年5月被推翻,但皮斯托瑞斯还是因为没有及时获得参赛资格而错过了北京奥运会。2011年皮斯托瑞斯参加了田径世锦赛,国际田联要求他在接力比赛中必须跑第一棒,因为怕他的假肢伤害到其他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前,国际田联终于表示他可以和其他运动员一样跑任意一棒。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皮斯托瑞斯在8月5日的男子400米预赛中跑出了45秒44,成功晋级半决赛,完成了自己在赛前制定的目标。“这真是最令人惊叹的经历!”皮斯托瑞斯在预赛后说,“我不知道是应该笑还是应该哭。”的确,虽然只是在奥运会的预赛中亮相,但是皮斯托瑞斯的经历却非其他人能够想象。
“奥斯卡跑进了奥运会历史,”南非《星期日时报》和南非通讯社在报道皮斯托瑞斯时说,他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双腿截肢运动员,他在伦敦创造了历史。皮斯托瑞斯首次参加奥运会也引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3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有网友表示,皮斯托瑞斯的故事体现了奥运精神,这是“奥运会历史上最鼓舞人的故事”。皮斯托瑞斯的故事还将在伦敦奥运会上继续,之后他还将在残奥会上争取卫冕3项短跑冠军。“我的信念是,一旦开始做某件事,就要做好。”他说,失败者并不是那些参加比赛却跑在最后的人,而是那些根本没有参与竞争的人。
1、陈燕——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
陈燕,女,汉族,1973年生,视力残疾,一级钢琴调律师,北京市人。现北京新乐钢琴调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系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调律分会会员。幼年患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22岁毕业于北京盲校钢琴调律班。2002年10月创建北京钢琴调律网,2004年出版《陈燕:耳边的世界——中国第一位女盲人调律师的自传》,同年12月被江苏卫视和新浪网评为《感动2004》十大真情人物。
盲人钢琴调律师陈燕的故事有点传奇,但都是真的。3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先天性残疾,陈燕被父母遗弃,是姥姥收养她并抚养成人。
陈燕自小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学过很多乐器。自打学调琴开始,她每天总是十三四个小时泡在钢琴边,仔细摸,用心记。学调律还必须会修琴,一个盲人手拿锤子钉钉子、刨子刨木头,受伤总是难免的,学习调律那段时间,她手上就没有一块好肉。
4年学习,陈燕掌握了欧美最先进的钢琴调律技术,但信心满怀的她马上遭遇了残酷的现实,当时国内的人还无法接受盲人调琴师这一行业。几经周折,一家大的琴行经理考核后同意录用。但经理为难地说,这份工作需要上门为客户调琴,你现在的情况挨家上门也太困难。再说路上车很多,出了交通事故,琴行要负责的。
为了熟悉地形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1路况,她请家人帮助,把图上的地名、车站、胡同小区等一一抄写成盲文,一一记熟。有一位用户不希望盲人调律,她到用户家后,凭着眼睛仅存的一点光感,跟用户走到钢琴前,连调带修干了两个小时,客户试弹后很满意,并说他的两台琴以后都请陈燕调。这时陈燕告诉他自己是个盲人,对方不好意思了。
一、张海迪
张海迪被誉为身残志坚的一代楷模,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丽贝卡在新学校》等外文著作。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她用顽强的意志粉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言,她用积极的态度努力过好每一天,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在上世纪80年代,她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全国年轻人看到了奋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国青年。她就是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的张海迪。
二、尼克·胡哲
尼克·武伊契奇(Nick Vujicic),我们习惯叫他尼克·胡哲,1982年12月4日生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3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塞尔维亚裔澳大利亚籍基督教布道家,“没有四肢的生命”(Life Without Limbs)组织创办人、著名残疾人励志演讲家。他天生没有四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三、克里斯蒂·布朗
爱尔兰作家克里斯蒂.布朗(Christy Brown,1932-1981),命运对布朗来说是残酷的,他刚出生不久便患严重的大脑瘫痪症,他的脑部控制肌肉的神经受损,因此手臂扭曲软弱,如果没有外力支撑,便无法坐、也无法爬。
他耳聪目明、能思考,可是自己的想法却无法传达给别人知道,他还没有来得及领略人世的美好,便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求医无效,一直到5岁,小布朗还不会说话,头部、身躯、四肢都不能活动。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了,小布朗将在痛苦中度过一辈子。
在21岁那年,布朗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的左脚》问世了。10年后,布朗的又一部小说《生不逢时》问世,这部小说感情真挚、道理深刻、情节动人、语言优美,一出版便震动了国内外文坛,成了畅销书,20多个国家翻译出版了这本书,有的国家还改编成电影。
四、让·多米尼克·鲍比
鲍比出生在法国巴黎,也在巴黎长大。学校毕业后曾经担任过记者,於1991年开始在巴黎知名流行服饰杂志ELLE担任编辑,1995年12月8日中风,20天后苏醒,仅剩下一只左眼能够眨动。中风后前两周,他的体重骤减了60磅。
他用了两年的时间以左眼的沟通,完成生命中唯一的一本书,整本书依靠听读方式完成,一名记录者顺序读出一个按照法语字频排序(E,L,A,O,I,N,S,D...)的字母表,直到鲍比用眨眼来选择需要的字母,如此往复。
每个单词平均耗时两分钟,而整本书依靠大约200,000次眨眼完成。潜水钟与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Le Scaphandre et le papillon),本书出版后两天,他在医院过逝,留下两个孩子。
鲍比在书中记录自己作为一个闭锁综合征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与家人在海滩嬉戏,洗澡以及朋友来访等生活点滴。1997年3月本书发行,首周销量达到150000本。
五、贝多芬
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