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这则zd寓言非常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所谓“仁术”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以小易大,见牛未见羊。这就是只看到量变,而忘掉质变。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舆?’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这段话意思是说:
齐宣王坐在大殿上,看到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殿下走过。齐宣王便问道专:“牵着牛到哪儿去呢?”
那人回答说:“要把它拉去宰了祭钟。”
齐宣王道:“把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它那种害怕可怜的样子,它毫无罪过,却要被杀死。”
那个人便问道:“难道就废除了祭钟这一风俗了吗?”
齐宣王却说:“这怎么可以废除呢?就用只羊属去代替它吧!”
【释义】分给我一杯肉羹。引申为分享利益。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楚汉之争时,项羽本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想法设下鸿门宴,地点在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县东),但未能如愿。过了一段时间,项羽占据了秦都咸阳杀掉了秦降王子婴。自称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汉二年春,刘邦在平定了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之后,率大军讨伐项羽,被项羽打败,父亲和妻子吕后也被楚军活捉。刘邦被项羽围在荥阳城中,危急万分,不得不率一小队人马逃逸。此后,刘邦率领从韩信手中接过的军队,继续同项羽对峙。项羽因后方被彭越的军队干扰,绝了军粮,无法迅速击溃刘邦,心里很急。他就在军中放置了一个高高的切菜板,将刘邦的父亲按在上面,对刘邦说:“你今日要是再不退兵的话,我就把你的父亲煮着吃了!”
刘邦却回答说:“我与你项羽曾经一起拥戴过楚怀王,并且相约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也等于是你的父亲。你如今果真要煮着吃了我父亲的话,那你就分我一杯羹吧!”
项羽听了刘邦的话,恼火极了,真的想立刻把刘邦的父亲杀掉。但他的叔父项伯劝他说:“争天下的人着眼于大事,是决不会顾个人小家的。你现在把刘邦的父亲杀掉了,不会有什么好处,只能增加他的仇恨。”
项羽思忖:如果我真的杀掉了刘邦的父亲,一方面,对汉军来说,刘邦是大义灭亲,为大业而不顾亲情,因而会更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2加效忠,另一方面,显得我不够光明正大,严重的可动摇军心,万万不可。最后,项羽终于没有杀掉刘邦的父亲。
“一之谓甚”表示错一次已经过分了,还能再犯第二次吗?常被百用来劝人不要重犯错误。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度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僖公二年,晋献公曾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向虞公建议,不能让晋国借路去打邻国问,但虞公没有听从他的劝告,结果虢国的都城下阳被攻占。僖公五年,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打虢国,宫之奇又劝虞公不能再借路了。可是虞公依然不听他的劝告。宫之奇说:“虢国是我国的屏障答,虢国灭亡了,我们虞国也将随之灭亡。不能让晋军进来回,外寇是难于对付的。我们已经上过一次当了,哪能再上当呢!”
虞公认为晋与虞有着氏族关系,如果他灭了虞国,神灵是不会保佑的,所以虞公没有采纳宫之奇的建议。后来晋国消灭了虢国后,回师时就把虞国灭掉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