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第三人称~不然容易混淆,写成搞笑的上帝视角!
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6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粉肠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外貌描写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范文欣赏:
我的语文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裴老师, 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好老师!
说起裴老师, 我非常感激她。在我与裴老师相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裴老师像妈妈一样, 经常呵护着我。我体弱多病, 裴老师经常精心照看我, 带我看医生、给我倒水、又给我喂药, 从她身上, 我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温暖!
裴老师是一位非常敬业的老师。她是我们班的班主任, 她经常加班加点, 不知疲倦地工作, 为我们操碎了心。在学习上, 她对我们每一位同学抓得都很紧, 不让任何同学落后。在生活上, 不仅关心我们, 而且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对违反学校和班里纪律的行为, 对班里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 她绝不放过!她很有耐心地说服教育我们。因为她的辛勤劳动, 我们班成为全校有名的先进班级。
裴老师讲语文课很有特点。记得有一次上课学生字, 讲到那个"浙"字, 她让我回答, 我站起来说:"浙, 浙江的浙!"接着, 裴老师又问:"记这个字, 有什么好方法? "没有一个同学举手。于是, 裴老师对同学们说:"记生字, 要根据生字的特点来记。浙江有水, 所以偏旁是三点水。""哈哈!"同学们笑的前仰后合。裴老师朗读课文, 那声音清脆洪亮, 而且非常动感情。能听裴老师朗读课文, 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裴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我们要向裴老师学习, 人人争做一名三好学生!
我的妈妈
我有一个“老师”妈妈。她就像一位真正的老师,在我不会做题目时,她耐心教导我;在我坐姿不端正时,她又轻轻提醒我。
我的妈妈长着一双大眼睛,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就更像老师的模样啦!嘴巴红红的,比那些涂了口红的还要红。“千里耳”放不过一个细小的响声,就连我轻轻地说一个字,她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有一次,我几道题做不出来了。我大声地喊:“妈妈,我有几道题不会写,快来教我!”没想到,妈妈却严厉地说:“做不来的先空着,会做的先写完,再认真思考,实在做不来再来问我。”我听了,轻轻地说:“妈妈真凶。”哪知道这话被妈妈听见了,她只轻轻说了声:“别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只能乖乖地闭上嘴,老老实实地做作业。
写完了,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宝贝,对不起!刚才对你凶了点,但也是为你好啊。你要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要老是想着依赖别人,懂吗?”妈妈的话,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看!这就是我的“老师”妈妈。
爸爸端着果盘,推门走进我的卧室,说,”copy明明,你在干嘛呢?”我看了爸爸一眼,说:“做风筝。”继续低头做着手上的活。爸爸变得有点严肃,放下果盘,拿起一块西瓜递给我,说:“你一个小孩子家,不专心读书,做什么风筝?“我嚷嚷着:“很快要举行风筝比赛了,我还没风筝呢。你们又不给我买百。”爸爸说:”不给你买给你做嘛!“我坚持说:“我想自己做!“”你要自己动手,很好。但是你还小,自己动手有困难。现在不是你学这个的时候度!你赶快做功课。风筝我来替你做,你安心学习,耽误了学业,跟不上进度,可就糟了。我也不能饶你。我保证做出的风筝知不比别人家的差,你能不能保证好好学习呀?;我又是兴奋,又是感激,同时更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嗯“了一声,很快啃完手上的西瓜,找出课本,专心道学习起来。爸爸说:“再吃点水果吧,不差那一点时间!”我说:“够了,我也不差那一点水果!” 爸爸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