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66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2、墨子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3、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的门人(门人指学习于某人的弟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4、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5、孙武子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武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子”是古人对于男子的尊称。后来,无论是男子、女子,尊称人家,都为子。大家熟知的有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什么古人用“子”来尊称他人呢?
“子”字的篆文,象形一个小孩子的双手向上撑,希望父母来抱他,很天真,代表一团天真之气。天真接近于人的本性,所以,中国古人尊称人为“子”。
传统理论认为,我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2们每个人虽然面貌、寿命和身体状况以至于社会环境不尽相同,但是本性都是一样的。《中庸》说:“天命之谓性”,天性就是本性,是人人本有的共同的性质。本性没有生没有死,没有生病,没有一切人世间的种种苦恼。 传统理论认为,我们有了自私的心理,本性就被遮盖起来了,本性被自私心遮盖了以后,我们在人世间才有生老病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出现了很多的麻烦。因此,通过逐渐减少自私自利的心,减少到后来完全没有了,本性就开发出来了,我们就成为圣人了。这个减损的过程,儒家称为“格物”(格除物欲),道家称为“为道日损”。
中国之所以名为“中”,也是出于对这个天真本性的推崇。据《尚书》和《论语》记载,尧王禅位给舜王时,交代的最要紧的话就是“允执其中”,意思是要保持中道。后来舜让位给禹时,所受的命辞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也是要保持中道。禹王以后的圣君,例如成汤文武,都是以“中”字为道统。至圣先师孔子虽然不得其位,但把“中”字教授给许多贤人,子思惟恐后世失去“中”字真义,便作一篇《中庸》流传下来。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也就是说,“中”是宇宙人生的本体,是人人真实的自性。《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句话告诉我们,“中”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不喜不怒不哀不乐的宁静状态,这种状态是万物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