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府兵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请问什么是府兵制?内阁制??

府兵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请问什么是府兵制?内阁制??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1,府兵制:北周出现雏形,到唐朝初期发展完善的兵役制度。以及其他类似兵役制度。

2,幕兵制:与府兵制相对应。唐玄宗时期开始出现,到唐朝中晚期达到顶峰的兵役制度,以及其他与之类似的兵役制度。

【综上所述,府兵制和募兵制完全是对立的。募兵制是在府兵制不能续存的情况下的不得已之举。统治者倾向于府兵制。】



中国古代兵制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2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府兵本泛指军府之兵。北魏在六镇起义后分为东西魏。为了与东魏相抗衡,西魏宇文泰于大统八年(542)把流入关中地区的六镇军人和原在关中的鲜卑诸部人编为六军。次年与东魏作战,败于洛阳邙山,损失很大。为了补充和扩大队伍,以后几年不断收编关陇豪右的乡兵部曲,选任当州豪望为乡帅。大统十六年前,已建立起八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又称二十四军)的府兵组织系统。八柱国的设置乃模仿鲜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实为全军统帅,魏宗室元欣仅挂虚名,实际分统府兵的只有六柱国,也与周国六军之制相符。西魏恭帝元年(554),按照北魏早期所属大小部落的姓氏赐诸将姓,作为早已“灭绝”了的这些部落的继承人,所统兵士也改从各自主将之姓,这就给府兵制涂上了一层鲜卑部落兵制的色彩。

府兵具有中央禁卫军性质,番上宿卫的府兵“十五日上,则门栏陛戟,警昼巡夜;十五日下,则教旗习战。无他赋役”。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北周武帝建德二、三年间(573~574)改府兵军士为“侍官”,意思是侍卫皇帝,表明府兵是皇帝的亲军,不隶柱国。同时,又广募汉民入伍,免其课役。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军人及其家属居城者置军坊,居乡者为乡团,置坊主、团主以领之。这种军民异籍的制度直到隋代才改变。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年(590)下诏:“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这是个划时代的改变,标志着兵农合一的完成,但府兵本身归军府统领的组织系统不变。

由于记载不详和分歧,有关隋以前军府组织的某些环节不清楚。据记载,开府“二十四员分团统领,是二十四军;每一团,仪同二人”。但开府和仪同是共领,还是分领一军;仪同是否独立置府领兵;当时军府是否指二十四开府,或应包括仪同府;史籍记载上“初置府,不满百”或“合为百府”之说是否可信,史学界对这些问题存在着不同意见。开府、仪同以下置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分级督率,则是清楚的。隋代军府有内府、外府(也就是内军、外军)之分,以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为长、贰,有时也设置与骠骑府并行的车骑府。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称鹰扬府,长官为鹰扬郎将,副为鹰扬副郎将(后改鹰击郎将)。


军人编入户籍隋文帝十分重视府兵的改革。其入宫辅政之时,便借皇帝之名恢复诸将旧姓。北魏孝文帝改制后,随着北魏政权封建化的加速,原六镇的鲜卑军户社会地位也急剧下降。当他们参加六镇起义后,又成为一些经叛变、起义而转化为新贵族将领的统治工具。他们对过去被人贱视的经历记忆犹新,向往早期部落兵的生活。于是,宇文泰等为迎合这种心理,将府兵制下的官兵关系蒙上一层部落化的色彩。命令各有功将领,分别继承为鲜卑三十六大部和九十九氏族的子孙;汉族或其他民族一律改为鲜卑姓。这种作法虽然徒具部落化的形式,但使六镇军户的地位有所改善和提高。杨坚恢复诸将旧姓,旨在恢复汉族地位,清除私兵、部族兵的遗痕,以争取广大汉族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开皇初年,又将乡兵编入府兵,其首领转为府兵将校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62,以削弱地方势力。灭南陈后三个月,鉴于国内形势趋于平稳,文帝下诏:除禁卫宫廷及戍边所用兵械外,民间所藏一概销毁,第二年,又诏令军人编入地方户籍,但同时又置于军府的统一管辖下。这是府兵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即由兵农分离,到逐渐合一。文帝在统一全国后罢除北击突厥、南下灭陈时的新军府,将军户变为民户,由州县管理,并与百姓一样按均田令授田,从而使均田制成为府兵制的基础。军人与土地相结合,使封建国家掌握的户口和赋税增多,军费减少,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

鹰扬府的建立隋炀帝执政之初,根据政治需要,对府兵制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大业三年(607),改骠骑府为鹰扬府,骠骑将军为鹰扬郎将,车骑将军为鹰扬副郎将。鹰扬府置鹰扬郎将1人,鹰扬副郎将1人,各有司马及兵、仓两司。又置越骑校尉2人,掌骑士,步兵校尉2人,领步兵。改大都督为校尉,帅都督为旅帅,都督为队正,增置队副。大业五年,又改鹰扬副郎将为鹰击郎将。鹰扬府的建立,并非单纯地改变了军府名称,而是降低了将校的官品,如鹰扬郎将比骠骑将军降低一级,鹰扬副郎将降低半级。这样有利军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防止将校拥兵割据,权高震主。从隋末农民大起义来看,鹰扬府遍及全国,其府兵在镇压农民大起义及隋官起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府兵制

  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的户籍由军府——称为折冲府,统领和管辖。 府兵制过去说来被认为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的,至唐朝后期,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难以继续推行下去,终被取消。北朝以后至唐初实行的军事制度。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唐朝有强劲的军事实力主要在于它有精良的府兵和尚武精神。

  中国古代兵制。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200年。府兵本泛指军府之兵。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前,建立起八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又称二十四军)的专门的府兵组织系统。八柱国的设置乃模仿鲜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实为全军统帅,魏宗室元欣仅挂虚名,实际分统府兵的只有六柱国,所统兵士也改从各自主将之姓,这就给府兵制涂上了一层鲜卑部落兵制的色彩。府兵具有中央禁卫军性质。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这种军民异籍的制度直到隋代才改变为兵农合一,但府兵本身归军府统领的组织系统不变。隋代军府有内府、外府 ( 也就是内军、外军 ) 之分 。 唐贞观十年(636)外府更号 折冲府,内府更号中郎将府 。折冲府置折冲都尉 、左右果毅都尉、别将( 后置) ,作为府一级的将领。隋代领府兵的有翊卫(左右卫所改)、骁卫(备身府所改)、武卫 、屯卫(领军府所改)、御卫(加置)、候卫(武候府所改),各分左右,共十二卫。内府卫士取二品至五品官的子孙充当,外府卫士取六品以下官的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在此范围内,征发原则是先富后贫,先强后弱,先多丁后少丁。府兵虽然包括官僚子弟和一般地主,但仍以均田农民为主体。府兵制创立以后,规定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玄宗时改为六年),其服役期限为21~59岁(玄宗时曾有缩减)。服役期间,府兵本身免除课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 。每一火(一火10人)还得共备供运输的马 6 匹(或用驴),即所谓“六驮马”。自备资装对于农民是沉重的负担。

  军府所在有地团,兵士不能随便迁徙出界;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其主要任务是番上宿卫和征防。番上宿卫,即轮流到京师宿卫,由十二卫将军分领。出兵征防则由朝廷命将统率,调遣时必须持兵部所下鱼符,经州刺史和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样,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

  由于废置不常,唐代军府总数也有增减 ,较多时有 633府(一作 634 府),军府遍布全国。府兵在唐初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是军队的骨干。由于兵役繁重、均田制被破坏以及府兵地位低落等原因,府兵制自高宗后期以至武后时就逐渐被破坏,到玄宗统治时终于被废除,由募兵制所取代 。

  内阁e69da5e6ba907a64331

  内阁制』(parliamentalism)应称之为『国会制』或『议会内阁制』。议会内阁制是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而且不同於总统制的制衡(check and balances)理念,议会内阁制的基本原则是责任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不但个别之阁员需对议会负责,内阁整体亦需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对某位阁员或整体内阁不信任,个别阁员或整体内阁便需要辞职以示负责。

  综合言之,议会内阁制有下列几项特性:

  一、 行政、立法合一,而非明显之三权分立,而且无总统制式的制衡机制。

  二、 国家元首与行政首长分由两人担任。因为历史传统与个别制度差异,其名称并不固定。国家元首有的称之为国王,有的称为总统,也有的称为大公(如卢森堡)或亲王(如列支敦士登)。至於行政首长则多称之为首相或总理。

  三、 行政首长的产生是建立在议会的同意之上,并对议会负责。行政首长及阁员通常可兼任议员,(但有些国家规定不得兼任),并得因议会的不信任而去职。因此阁揆的任期较不固定。

  四、 元首发布命令时,需经行政首长或有关阁员副署(countersigning或countersignature),以明权责,其责任则由副署者承担。无副署者,则元首之政令不生效力。因此元首的角色实系『统而不治』(reign but not govern)。

  五、 国家元首平常主要承担仪式性任务。但是当国家发生紧急危难,得超越党派,任命新的行政首长,或宣布行使紧急权力,保护国家渡过危难。因此国家元首虽然不经常行使权利,却仍拥有象徵性权力(*symbolic power)或保留之权力(reserved power)。

  六、 行政首长系由间接方式产生。通常系由人民选举国会议员,再由国会议员选举产生行政首长。至於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则多系以君主继承(立宪君主国家),或间接选举(共和体制国家)方式产生,但亦有采取直接选举者。

  七、 议会通常有『倒阁权』,内阁通常也有『国会解散权』,但亦有特例。此二权限使议会内阁制下的议员党性较强,党纪亦较易维持,因为如果执政党议员对内阁决策不表赞同,导致『倒阁』,议员即需重新面对大选。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带理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说话在理的成语 入什么入什么成语2个,除了入诗入画、入情入理外 合情合理是不是成语 与成都有关的诗句 关于成都的古诗词 有关描写成都的诗句 关于成都的古诗 简述精卫填海的故事(最好一百字以内,但故事情节要完整) 精卫填海读后感100字左右 精卫填海主要内容大约100字 女娲补天故事100字还有精卫填海(100字) 府兵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府兵制的起止时间?朝代?具体背景和内容是什么? 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有哪些? 唐朝府兵制的特点及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穷字开头的成语 关于的穷成语有哪些 带穷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生活贫困的成语有哪些 呼x唤x成语 狂x呼x成语 成语XⅩX呼 X呼X拥的词语 公共关系与广告的区别是什么? 公共关系沟通和公共关系传播区别和联系 公共关系广告与商品广告有什么区别 公共关系与广告的区别要专业的回答哦 哪个第一个开头是穷的成语 成语第一个字是穷第三个字是莫有哪些 第一个字是穷的成语 看图猜成语第二个字是穷字的成语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谈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历史与文学 有什么无什么的成语 带无什么无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有两个无的成语有什么 有什么关于无什么无什么的成语 我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就要有梦想,(女人回答,男人走开) 我们国家的人口整体素质为什么不行?我们要反思,为什么我们在世... 有很多可为与不可为每每都会用那些条条框框来约束和... 生命之中 为什么这个世界总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规规矩矩?我不喜欢 四字词语并造句(要20句) 加可以组什么词 用酵字组四字词语,要容易造句的 组的词可以说出四字词语 说出的四字词语可以造... 四字词语造句大全短一点 [ ]本[ ]源成语 源什么什么成语 一个成语叫什么本和什么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