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其实于谦并不需要皇帝的所谓嘉许,因为这些所谓的天子似乎并没有评价于谦的资格。明英宗之前有过无数的皇帝,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而于谦是独一无二的。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zd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他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
他是版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而如果他还能做出一些成就,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
于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权荡,堪与日月同辉。
〖石灰吟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第一部《洪武大帝》主要讲朱元璋: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1,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第二部《万国来朝》:
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修筑《永乐大典》,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第三部《妖孽宫廷》:
接续上篇,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夺门之变”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杀害曾救其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而这也成为他继“土木堡之变”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而在他病逝后,相继继位的两位皇帝宪宗和孝宗,一个懦弱不堪无所作为……
第四部:
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第五部:
内容分两大部分,一为内争,一为外战。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都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而这两者均以张居正为最:改革遗惠万民,荼毒殃及门生。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场面波澜壮阔,运筹神鬼莫测,更塑造了李如松、李舜臣、邓子龙等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形象。
第六部:
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权。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在外,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成为一代枭雄,却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第七部《明朝那些事儿 7: 大结局》:
对这样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
但就在王振气焰滔天之时,也有一个人就不买他的帐,而这个人也实在不是等闲之辈,虽然吃了点亏,但王振终究还是不能把他怎么样。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1正统六年(1441),当时太祖太后已经病危,无法再训斥王振,三杨也无能为力,王振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朝政大权,所有外地巡抚官员回京都要照例孝敬王振一些金银财宝,多少倒无所谓,但总得意思一下,表示对这位死太监的尊重。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此人从山西巡抚回来,别说金银,连陈醋都没带回来一瓶。王振气得七窍冒烟,大发雷霆,当即把这个人关了起来。
王振是一个做事偏激的人,对于这种明摆着不给面子的人,他是不会留情的,他本已准备编织罪名,把这个人干掉。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人似乎很有背景。
不但地方上的官僚老百姓帮他说话,连朝中重臣杨士奇等人也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要王振不要把事情做绝,否则就要他好看。(藩王可是不好对付的)
一贯整人到底的王振终于意识到,这个人虽然权位不高,却很不简单,是不能“人道毁灭”的,于是他一反常态,放了这个人(不放也不行)。
此人也确实厉害,他被整得很惨,却一句软话也没有说过,一直痛骂王振,一点面子也不给他,坚持和他对抗到底。大有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气势。
这位硬骨头有背景的仁兄就是于谦。
可惜在当时这样的人太少了。
【准备与抉择】
在这短短的几天中,王振一直做着青史留名的美梦,而其他的人也有着各自的行动。
首先是大臣们,当他们听说这个如同惊天霹雳般的消息后,顿时炸了锅,纷纷上书反对,带头的是吏部尚书王直。
吏部就是人事部,由于主管官员任命职权,故而位居六部之首,吏部尚书也有了一个专门的称呼——天官,可见其威望之高。
在王直的带领下,百官联合上奏折反对出征,但可惜的是,王振是司礼监,并且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反对无效。
除了这些人外,兵部的两位主官也上书反对,他们分别是兵部尚书邝野和兵部侍郎于谦。
邝野,宜章人,永乐年间进士出身,他为人清廉,十分正直,对于王振的胡作非为很是不满,这次他上书反对,正是他一贯以来正派品行的表现,不出所料,他的反对也被驳回,但这并不是他劝阻行为的结束,事实上,作为一个从始至终参加了这次远征的人,他把自己的忠诚保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而这位于谦,正是我们后面篇章的主角,要说这位仁兄实在不是一般的强,他的能力和人望也不是一般的高,他得罪过第一号红人王振,且从未认错,居然就在王振眼皮子底下还能复官至兵部侍郎,而王振也拿他没有办法,可见其根基之牢固,背景之深厚。
这两位兵部高级官员的抗议被驳回后,也只好去继续他们的工作,为远征作准备。按照规定,皇帝出征,兵部主要领导应该陪同,经过内部商议,最终做出了决定:
邝野陪同出征,于谦暂时代理兵部事宜。
事实证明,正是这一决定挽救了大明帝国的国运。
让我们看看现在的大明王朝的五个关键词:
军队惨败,皇帝被俘,京城空虚,人心惶惶,投降(逃跑)派。
真是一片亡国之象。
这一幕似乎似曾相识,不错,在三百二十三年前,曾发生过极其相似的情况。
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月,盘踞北方的金兵对北宋发动进攻,太原、真定失守。十一月中旬,金军渡过黄河。宋钦宗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而大臣们全无战意,纷纷主张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十二月初二,宋钦宗正式向金投降。
靖康二年(1127)四月一日,金将完颜宗望押着被俘的宋徽宗、宋钦宗和赵氏皇子后妃、宫女四百余人及其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回朝,北宋灭亡。
如果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相隔三百多年的两个朝代,境况竟然如此的相似,都是兵败不久,都是京城空虚,都是人心惶惶,都是投降逃跑言论甚嚣尘上。而且此时的大明境况更为不利,因为他们的皇帝已经落在了敌人的手上,投鼠忌器,欲打不能。
但大明最终没有沦落到和北宋一样的下场,因为和当年的北宋相比,此时的大明多了一个人,多了一声怒吼: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发言者,兵部侍郎于谦。
【于谦】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帝国送走了它的缔造者——朱元璋,这对于帝国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但也就在同一年,浙江钱塘县(现属杭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诞生了一个帝国未来的拯救者。这自然就是我们的主角于谦。
当然,当时的于谦并不是什么拯救者,对于还是婴孩的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吃奶。
由于家庭环境不错,于谦有着自己的书斋,他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与当时的所有读书人一样,于谦也是从四书五经开始自己的求学生涯的。
说老实话,像四书五经这种东西是很容易培养出书呆子的,但于谦似乎是个例外,他十分上进,读书用功刻苦,却从不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除了学习考试内容,他还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如兵法等),历史告诉我们,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将来一般都是有出息的。
就如同现在的追星族一样,于谦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把这位偶像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斋里(此举比较眼熟),日夜膜拜。
有一次,教他读书的先生发现他经常看那幅画像,便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于谦闻言,立刻正色回答:“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像上的人物就是文天祥。
除此之外,于谦还在书斋中写下了两句话作为对文天祥的赞词。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在我看来,这正是少年于谦对自己未来一生的行为举止的承诺。
三十余年后,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二十三岁,此时的他已经乡试中举,即将赴京赶考。
他将从此告别自己的家,告别江南水乡的故土,前往风云聚汇、气象万千的北京。
前路艰险,但于谦却毫无怯意,他明白,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实现平生抱负的时候到了。
于谦收拾好行李,告别家人,遥望前路漫漫,口吟一诗,踏上征途。
〖拔剑舞中庭,
浩歌振林峦!
丈夫意如此,
不学腐儒酸!〗
于谦,天下是广阔的,就此开始你波澜壮阔的一生吧!
【清风】
在京城的这次会试中,于谦顺利考中进士,并最终被任命为御史。在之后的宣德元年的朱高煦叛乱中,于谦以其洪亮的声音,严厉的词句,深厚的骂功狠狠地教训了这位极其失败的藩王,并给明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于谦走上了青云之路。
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任命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并派他巡抚山西、河南等地。这一年,于谦只有三十二岁。
年仅三十二岁,却已经位居正三品,副部级,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于谦也成为了他同年们羡慕的对象。
这当然与朝中有人赏识他是分不开的,而着力栽培,重用他的正是“三杨”。
像杨士奇、杨荣这种久经宦海的人自然是识货的,于谦这样的人才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事实上,当时确实有人对于谦升迁得如此之快表示不满,而杨士奇却笑着说:“此人是难遇之奇才,将来必成栋梁!我是为国家升迁他而已。”
奇才不奇才,栋梁不栋梁,也不是杨士奇说了算的,只有干出成绩,大家才会承认你。
于谦就此离开了京城,开始了他地方官的生涯,不过他估计也没有料到,这一去就是十九年。
在这十九年中,于谦巡抚山西、河南一带,他没有辜负杨士奇的信任,工作兢兢业业,在任期间,威望很高,老百姓也十分尊重他,更为难得的是,他除了有能力外,还十分清廉。
正统年间,王振已经掌权,他这个人是属于雁过拔毛型的,地方官进京报告情况,多多少少都会带点东西,即使是些日常用品,王振也来者不拒,让人哭笑不得。可是于谦却大不相同,他是巡抚,权力很大,却能够做到不贪一针一线。不但自己不贪,也不让别人贪。
一个贪,一个不贪,矛盾就此产生了。
于是正统六年(1441),一直看于谦不顺眼的王振找了个借口,把这位巡抚关了起来,结果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王振完全没有估计到于谦的人望如此之高,如果要杀掉这个人,后果可能会极其严重。于是王振退让了,他放出了于谦。
这件事情也让王振了解到,于谦这个人是不能得罪的。后来于谦官复原职,王振连个屁都不敢放,可见王振此人实在是欺软怕硬,纯种小人。
在牢里仍然大骂王振的于谦出狱后仍然坚持了他的原则,清廉如故。
曾经有人劝于谦多少送点东西做人情,对于这样的劝解,于谦做了一首诗来回答。
估计他本人也想不到,这个无意间的回答竟然变成了千古名句,为人们所传颂。
〖绢帕蘑菇及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成语两袖清风即来源于此,于谦先生版权所有,特此注明。
正统十三年(1448),于谦被召入京城,任兵部侍郎,他的顶头上司正是邝野。
邝野是一个十分正派的人,在其任间,他与于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两人合作无间,感情深厚。
如果就这么干下去,估计于谦会熬到邝野退休,并接替他的位置,当一个正二品的大官,死后混一个太子太师(从一品)的荣誉称号,明史上留下两笔:于谦,钱塘人,何年何月何日生,任何官,何年何月何日死。
应该也就是这样吧。
对于于谦和邝野自己而言,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不错,可是历史不能假设,邝野不会退休,于谦也不会这么平淡活下去,惊天动地的正统十四年终究还是来到了。
之后便是我们已经熟悉的内容,贸易纠纷、边界吃了败仗、太监的梦想、愚蠢的决策、苦苦的劝阻、一意孤行、胡乱行军,最后一起完蛋了事。
于谦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但他无能为力,他也曾陷入极端的痛苦,邝野是一个好上司,好领导,他给了自己很多帮助,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牺牲在远征途中的命运可能本来应该属于自己。
不要再悲痛下去,是应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英雄】
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就连王振也不例外,他出征也是希望得到这个称号。
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岂不人人都是英雄?!
一般看来,英雄是这样的几种人: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绝不限于此。
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的人。
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
何解?待我解来:
我们都曾经历天真无邪的童年,踌躇满志的少年,也时常梦想着将来一展抱负,开创事业,天下之大,任我往来!
但当你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你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很多的挫折,事情从来不会如同你所想的那样去进行。
于是人们开始退缩,开始畏惧。
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不是那么容易的。
于是有人沉沦,有人消极。
然而英雄就是在此时出现的。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所以英雄这个称号,并不单单属于那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人,事实上,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
因为即使你一生碌碌无为,平淡度日,但当你年老回望往事时,仍然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真正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他,还是躲避他。
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于谦不是天生的英雄。
至少在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的那个早晨之前,他还不能算是个真正的英雄。
虽然他为官清廉,虽然他官居三品,手握大权,但这些都不足证明他是一个英雄。
他还需要去显示他的畏惧和战胜畏惧的力量。
于谦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从他怒斥朱高煦到不买王振的帐,他一直都很强硬,似乎天下没有他怕的东西。
但这次不同,作为代理兵部事务的侍郎,他要面对的是瓦剌的大军和城内低迷的士气。自己生死可以置之度外,但如今国家的重担已经压在了自己的身上,必须谨慎处理,一旦出现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于谦十分清楚,逃就会丢掉半壁江山,所以不能逃。
那么战呢,说说豪言壮语自然容易,但瓦剌攻来的时候,用语言是不可能退敌的。万一要是指挥失误,大明王朝有可能毁于一旦。
是战是逃,这是个问题。
面对如此重担,如此巨责,谁能不犹豫万分,谁能不心生畏惧!
于谦也是人,也会畏惧,但他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永垂不朽,就因为他能战胜畏惧。
他并非天生就是硬汉。
从幼年的志向到青年的科举,再经过十余年的外放生涯,直到被召回京城,担任兵部侍郎,他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平步青云,也曾被人排挤,身陷牢狱,几乎性命不保。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切都一直在磨练着他。
也正是在这一天天地磨练中,他逐渐变得坚毅,逐渐变得强大。
强大到足以战胜畏惧。
邝野临走时期冀的目光还在他的眼前,到了这个时候,他应该站出来挽救危局。
可是身陷敌营成为人质的皇帝,也先精锐的士兵,城中惊慌失措的百姓,不堪一击士气低落的明军,还有类似徐珵这样只顾着自己的逃跑派煽风点火,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他:
这是一团乱麻,一盘死棋。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于谦最终还是迈出了这一步。
国家兴亡,我来担当!
第十六章 决断!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于谦就是这样训斥徐珵的。
他接着说道: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如果就此迁都,大事必然不可挽回!难道诸位忘了宋朝南渡的事情吗?”(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他的这一番怒吼震醒了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朝中第一号人物吏部尚书王直站出来公开支持于谦,而明代历史上另一个连中三元者,后来的宪宗重臣商辂也站在了他的一边,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主战派终于打动了朱祁钰,并坚定了他抵抗到底的决心。
由于于谦已经代理了兵部尚书,且又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所以朱祁钰便把防守北京的重任交给了于谦。
这是天下最高的荣誉,也是天下最重的重担。
散朝后,于谦走出了大殿,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回想起这个并不平静的早晨,他也不由得感到惊心动魄。
但此时的于谦已经没有时间多想了,因为此时他那瘦弱的身躯已经承担起了国家兴亡的重担。
在八月十八日的这个早晨,他进行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也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转变。
他的不朽传奇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八月十九日。
于谦召开了他的第一次军事会议,必须说明的是,这位兵部侍郎虽然是个与军事打交道的主官,之前却从未指挥过军队。算是书生上阵。
话虽如此,书生上阵未必就不行,南宋的虞允文就是以文官的身份组织战争,并最终在采石击败金完颜亮数十万大军的。
于谦虽然是文官,但他对兵法也有研究,排兵布阵很有一套,相信是小时候看课外书打下的基础。
所以说,课外读物实在是必不可少的。
但当于谦真正了解到目前京城的情况时,他才认识到,摆在眼前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撇开那些逃跑投降派不说,军事上的压力就实在吃不消,土木堡失利几乎把所有的老本都赔干净了,京城里连几匹像样的好马也找不着。士兵数量不到十万,还都是老弱残兵和退休人员。
这倒也罢了,关键在于士气不振,一流部队被抽调出去作战,却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侥幸逃回来的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自然会把敌人描述得极为厉害。
城内的二流部队听到这些前辈们的议论,自然心里害怕,在他们的眼中,也先和他的蒙古骑兵简直就是外星怪物,一人长了好几个脑袋,怎么也打不死。
但最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代理)自己也没有信心,朱祁钰也不算是个胆小的人,可是在如此强大的敌人面前,他也没有了主意,虽说目前他同意抵抗,但如果再打个败仗,朱祁钰也是很有可能改变主意的。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稳定军心。
于谦在听完属下的汇报后,沉思不语,仔细研究过军事布防图后,他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下达了自己的第一道军令:
“自即日起,奉命征调如下部队赴京守卫:
1、备操军。包括两京备操军、河南备操军;
2、备倭军。包括南京备倭军、山东备倭军;
3、运粮军。包括江北所有运粮军;
4、宁阳侯陈懋所部浙军(战斗力较强)。
各军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并按时赶到京城布防,如有违抗,军令必斩!”
以上部队共计十余万人,可以看到,这些部队并非主力,大多是预备役或是后勤部队。
主力部队去了哪里?
全埋在土木堡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精锐的京城三大营以及京城附近的主力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剩下的寥寥无几,即使逃回来的,也早已被吓破了胆,士气全无了,要想保卫京城,只能靠这些预备役和后勤部队了。
除了士兵外,要守住京城还需要一样更加重要的东西——粮食。
京城人口众多,要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就必须囤积运输大量的粮食。
虽然目前京城内的粮食还充足,但要是被长期围困,这个算盘就不好打了。其实就在离京城不远的通州,储存着很多的粮食,多到什么程度呢?“仓米数百万”。这么多的粮食足够京城的人吃一年,是当时最大的粮仓。
但大臣们似乎并不想用这些粮食,甚至主张把通州粮仓烧掉。
这又是一件怪事,好好的粮食不用,为何要烧掉?
要知道大臣们并非脑袋进了水,实在是因为这些粮食看得见,用不成。
当时的通州并不是北京城的一部分,事实上,它和京城还是有着相当一段距离的,通州粮仓里的粮食虽然很多,却很难运进京城,因为如果要安排民工运输,耗用大量人力不说,还很危险。
当时也先的骑兵部队已经在京城关外附近耀武扬威,而运输却需要很长时间,没准在运输过程中,对方的骑兵已经攻了进来,一旦也先军队突破紫荆关,通州指日可下。而那些粮食自然就成了也先的军粮,所以要运输粮食,就必须派出军队护卫。
可现在这个局势,保卫京城的军力都不足,哪还有多余的人去护卫粮食呢?
这是一个难题,看来除了一把火烧掉之外,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可是于谦解决了这个问题,用一个十分巧妙的方法。
这就是他的第二道命令:
“所有受召军队进发时应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并运送至京城。”
问题就此解决,通州的粮食将由十余万士兵运送入京。
看到了吧,这就是水平。
所谓有水平就是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出别人想不出的方法。
匹夫之勇人人皆有,但问题摆在眼前,能否处理好,就要看能力了。
于谦是一个勇敢的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他十分明智地把调兵和运粮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解决,即不耽误行军,还能免去民工的费用,同时保证了运粮队伍的安全,一举三得。
力挽狂澜者,绝非匹夫,国士也。
智勇兼备,方为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