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亡羊补牢的故事成语故事-自贻伊戚的故事,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成语故事-自贻伊戚的故事,成语故事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中流击楫 (zhōng liú jī jí)

祖逖年轻时很有志气。一次,他和朋友睡觉,半夜里听见鸡叫,祖逖叫醒朋友,说:“你听听,这是在督促我们奋发图强啊!”两人就披衣起床,拔剑起舞,苦练本事。
后来匈奴人占领了中原,西晋灭亡了。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南,不思进取。为了收复失地,祖逖克服种种困难,组建起一支部队,北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用船桨拍打着船舷,大声说:“如果不能收复中原,我就再也不渡过这条江!”
由于作战英勇,祖逖的部队几年之间,收复了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中流击楫”比喻雄心壮志。
(出自《晋书•祖逖传》)

中流击楫的意思是:击:敲打;楫:浆。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 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 败无疑。

亡羊补牢    

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近义词:    知错就改    

反义词:    时不我待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63、知错不改    

用法: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解释: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例子:    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可称晚悟。(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 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 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寓意:

一、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时改正,而且还不断地错上加错,时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二、“补牢”的时候,先看看羊圈里的羊是否因耽搁时间太久已经全部死亡,如果不及时补救,那么即便补救了也无济于事了。


1.《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2.《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3.《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4.《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5.《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6.《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7.《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

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8.《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9.《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10.《防微杜渐》

汉和帝刘肇即位后,窦太后掌权,她的哥哥窦宪被封为武阳侯,权力越来越大。丁鸿直言不讳地对刘肇说大将军武阳侯窦宪仪仗太后的势力,包揽朝政,这是朝廷的隐患要及时清除。汉和帝采纳了丁鸿的意见,罢免了窦宪等人的官职。

11.《市井之徒》

在古代,开一口井是非常困难的事,为了水源,人们就会聚居在井的附近,渐渐就成为当时的市集,称为市井。市井之徒就是指混迹于市井、身份低微的贩夫走卒。

当时刘邦做泗水亭亭长时,他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官吏,和他称兄道弟的朋友中,夏侯婴是一个赶马车的,樊哙是杀狗的屠狗之辈,在当时来说,他们是典型的市井之徒,唐朝的李密有一首《淮阳感怀》诗,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史。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12.《片言折狱》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路身强力壮,他总是跟随孔子,为他驾车做侍卫,子路性情正直忠贞,十分孝顺他的母亲。他为人十分诚实,坦率公正,答应办到的事一定会立即就办,决不拖延。

孔子对子路的赞语是:“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与也?”意思是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即子路)吧。

13.《彩衣娱亲》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隐士,叫老莱子,他非常孝顺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讨好父母的欢心,使他们健康长寿。他70岁时父母还健在,为了不让父母见他有白发而伤感,她就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时装成小儿跳舞的样子使父母高兴。

14.《虎踞龙盘》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联吴抗曹,派诸葛亮去吴都建业游说孙权。诸葛亮到了建业,看到秣陵的山势地形,感慨地说:“紫金山山势险峻,像一条龙环绕建业,石头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着,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15.《祸从天降》

唐懿宗的爱女同昌公主因病医治无效死亡。他迁怒于医官,以“用药无效”的罪名将韩宗召、康仲殷及两家族人300多人全部投入监狱,宰相兼刑部侍郎刘瞻上书劝谏,认为他们已经尽力,这是祸从天降,惩罚没有犯罪的人。刘瞻因此被贬为康州刺史。

16.《精忠报国》

北州宣帝时御史大夫颜之仪经常苦苦劝:束谏宣帝不要暴政,被宣帝冷落,宣高死后,潮中大臣刘日方、郑泽造假遗诏让杨坚做丞相辅助小皇帝治理国家,颜之仪极力反对。誓死要精忠报国,被杨坚贬到西疆当郡守,但是后来杨坚还是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4表扬了颜之仪的大义。

17.《殃及鱼池》

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在里面欢快的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看见了大叫说“不好啦,城门失火了,快跑吧!”

但是其它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其他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过一会儿,火被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

18.《全无心肝》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在亡国后被俘到长安,隋文帝对他比较优待,不在他面前演奏吴地的乐曲,以防止他听到后引发亡国之痛,不料,后来看守陈后主的官员报告隋文帝说,陈后主想得一个官号,隋文帝便说:“叔宝全无心肝。”比喻不知羞耻。



自贻伊戚
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拼音]
zì yí yī qī
[出处]
《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例句]
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皆~,无为可抵。◎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近义]
自贻伊咎 自寻烦恼 自诒伊戚

相关阅读

  • 细水长流成语故事-大手大脚成语故事

  • 成语大世界成语大全
  • 细水长流【成百语】细水长流【读音】xì shuǐ cháng liú【释义】比喻节约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知滴不间断地做某件事。【出自】清·翟灏《通俗编·地理》道引《教
  • 有出自成语故事的成语-成语故事的成语

  • 成语大世界成语造句
  •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
  • 成语故事不欺暗室-不欺暗室成语故事

  • 成语大世界成语解释
  •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㐅乂天成成语 主角一开始就无力无敌+智力无敌,主要还是武力无敌的历史小说,...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 主人公是谁 雍正的皇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得来的吗 雍正是不是名正言顺即位的? 雍正皇帝是名正言顺的即位吗? 雍正继位是否名正言顺,为何会有篡位之说? 唐玄宗的功绩 唐玄宗为什么 叫唐明皇 唐玄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唐玄宗的主要事迹 所以游目骋怀中的所以是什么意思? “所以游目骋怀”是什么意思? 《兰亭集序》“所以游目骋怀”的‘骋’,怎么解释? 道貌岸然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成语故事 中流击楫的故事,成语故事 来自成语故事的成语 要是经常大鱼大肉的吃会得病吗? 天天吃大鱼大肉对身体有什么坏处我就天天吃好的 天天吃大鱼大肉会得什么病? 经常大鱼大肉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裘开头的成语接龙 带成字和裘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成字和裘字的成语有哪些 裘字开头的成语 一声不吭的近义词是 一声不吭的同义词明白的同义词准确的同义词 一声不吭的近义词是什么 一声不吭近义词 带有五和十的成语 带五和十的成语 成语里带“仙”字的有哪些? 带五和十的成语有哪些 求关于孝的四字成语 在孝子四字成语 有个瘦骨嶙峋披麻戴孝的人,打四字成语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句话出自哪里 用“欲”字的需要意思组一个词?急呀!!!!! 带有 欲 字的四字词语 第一个字带欲字的成语 含欲欲字的成语 我不知道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是什么意思,还有书香弥漫的书香 书香门第是什么意思 书香门第的门第是什么意思? 书香门第的书香是什么意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一句是什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什么意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什么意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下一句是什么? 我今年三十四岁了,男的,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有些自卑,很多事情... 想干大事业,却不能脚踏实地,属于什么心理 求脚踏实地的事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