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1.自吹自擂
【拼音】: zì chuī zì léi
【解释】: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出自】: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就这样,清朝统治集团所自吹自擂的‘中兴大业’,转眼间已成一场春梦。”
2.自怨自艾
【拼音】:zì yuàn zì yì
【解释】: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出自】:《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3.自暴自弃
【拼音】:zì bào zì qì
【解释】: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出自】:《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2也。”
1.醍醐灌顶(读音):tí hú guàn dǐng 释义: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2. 摩肩接踵(读音):mó jiān jiē zhǒng 释义: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3.魑魅魍魉(读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好高骛远(读音):hào gāo wù yuǎn 释义: 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出处:《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4.高瞻远瞩(读音):gāo zhān yuǎn zhǔ 释义: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5. 饕餮之餐(读音):tāo tiè zhī cān 释义: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特指贪食者。饕餮之餐,比喻吃饭贪婪地吞食。出处:《饕餮大餐》是一部电影,由马可·费拉里执导。
6.管中窥豹 (读音):guǎn zhōng kuī bào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7.一叶障目(读音):yī yè zhàng mù 释义: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8.相得益彰(读音):xiāng dé yì zhāng 释义: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9.揠苗助长(读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0.朝斯夕斯(读音):zhāo sī xī sī 释义: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出处:《三字经》:“朝于斯,夕于斯。”
11.枕石漱流(读音):zhěn shí shù liú 释义:旧时指隐居生活.出处:《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伏见处士緜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隽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于仁义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高概节行,守真不亏,虽古人潜遁,蔑以加旃。”
12.皂丝麻线(读音):zào sī má xiàn 释义:比喻不清不白,关系混乱.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我在家中,我自照管着他,有甚皂丝麻线?”
13. 濯足濯缨(读音):zhuó zú zhuó yīng 释义: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出处:《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14.擿埴索涂(读音):zhì zhí suǒ tú 释义: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出处: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15.煮粥焚须(读音):zhǔ zhōu fén xū 释义:比喻手足情深.出处:《新唐书·李勣传》:“[勣]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
16.肘腋之患(读音):zhǒu yè zhī huàn 释义: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出处:《三国志·蜀志·法正传》:“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
17.邯郸学步(读音):hán dān xué bù释义: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把原来会的东西忘了.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18.薄寒中人(读音):bó hán zhòng rén 释义: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出处:《楚辞·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19.火龙黼黻(读音):huǒ lóng fǔ fú释义:常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出处:《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20.白兔赤乌(读音):bái tù chì wū 释义:多借指时间.出处:唐·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21.春冰虎尾(读音):chūn bīng hǔ wěi 释义: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出处:《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22.搏牛之虻(读音):bó niú zhī méng 释义: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23.版筑饭牛(读音):bǎn zhù fàn niú 释义: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出处:《书·说命上》载: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吕氏春秋·举难》载: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
24.万人空巷(读音):wàn rén kōng xiàng 释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哄动一时的情景.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25.哀兵必胜(读音):āi bīng bì shèng释义: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6.积蚊成雷(读音):ji wén chéng léi 释义: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
27.积毁销骨(读音):jī huǐ xiāo gǔ 释义: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出处:《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28.银花火树(读音):yín huā huǒ shù 释义: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29.路长日暮(读音):lù cháng rì mù 释义: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出处:宋·李清照《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30.音容笑貌(读音):yīn róng xiào mào 释义:①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②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出处:《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31.毡袜裹脚靴(读音):zhān wà guǒ jiǎo xuē 释义: 比喻彼此都一样.出处: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是他出,你们原是~,但须要我效劳的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作自受、自相残杀、自吹自擂等等!!!老了!
自生自灭 [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自高自大 [自以为了不起。]
自暴自弃 [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自吹自擂 [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自作自受 [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自业自得 [业:造作;得:获得,取得。佛家语,指自作自受。]
自由自在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自言自语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自怨自艾 [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自觉自愿 [自己觉悟而愿意。]
自给自足 [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自卖自夸 [夸:夸赞。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比喻为自己吹嘘。]
自轻自贱 [贱: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自始自终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自私自利 [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自弃自暴 [指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同“自暴自弃”。]
自吹自捧 [自我吹嘘,自己捧场。]
自媒自炫 [自我介绍,自我夸耀。]
自相水火 [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样不能相容。]
自出一家 [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自成一家 [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自成一格 [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自树一帜 [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体制、派别或力量等。]
自相鱼肉 [鱼肉: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自救不暇 [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自取其祸 [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自我作故 [作故:创始。由我创造。指不沿袭前人。]
自贻伊咎 [指自己招来过错。]
自投罗网 [投:进入;罗网:捕捉鱼鸟的器具。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自食其恶果 [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自以为得计 [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自作聪明 [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自新之路 [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自坏长城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自顾不暇 [暇:空闲。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自不量力 [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自力更生 [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自掘坟墓 [掘:挖。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坟墓一样。比喻自寻死路。]
自惭形秽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
自出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自出机杼 [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
自拔来归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自得其乐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自告奋勇 [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自讨苦吃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自求多福 [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自强不息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自食其力 [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自食其果 [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自视甚高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自食其言 [指说了话不算数。]
自相惊忧 [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自相残杀 [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自信不疑 [相信自己,绝不怀疑。]
自相矛盾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自行其是 [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自知之明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自崖而反 [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
自由泛滥 [指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没有约束,到处扩散。]
自由放任 [不加约束,任它自由发展。]
自以为是 [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自贻伊戚 [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自圆其说 [圆:圆满,周全。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自用则小 [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自愧不如 [弗:不。自己惭愧不如别人。]
自刽以下 [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自命不凡 [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自作解人 [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自立门户 [指单独成立家庭。也指学术上不依赖前人而另立一派。现也指离开某一集体,自己另搞一套。]
自取灭亡 [所作所为把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32自己引上绝路。]
自鸣得意 [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自欺欺人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自取其咎 [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