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不知道你这个问题做什么用?是作业吗?
如果你是苏州的地区的学生,写的时候可以说你偶尔从昆曲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6博物馆了解到了昆曲,然后进一步展开。如果你是北方的学生,可以说偶尔从戏曲频道听到《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觉得虽然听不懂,但是觉得吴侬软语,加上两个美丽的古装女子边唱边舞非常美,进而产生好奇。后面写的就可以差不多了,知道学过的汤显祖这位戏曲家原来就是刚才提到那段唱的作者。这优美的唱段就出自于昆曲《牡丹亭》。通过了解学习,知道昆曲是百戏之祖,有六百年的历史,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昆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就是美。唱词美:昆曲属于曲牌体,所有的唱词都是按曲牌填词的,有非常高的文学造诣。怨不得在明清时,她一直被文人士大夫所推崇。其文雅、优美唱词的文学性,是当今直白、露骨的歌词所无法比的。
曲调美:昆曲讲究的是水磨调,流丽悠远,清柔婉折,一唱三叹,明清时期飘荡在江南水面上的真正中国好声音。
身段美:昆曲的表演是载歌载舞的,每一句唱词都会配以一个不同的身段,轻歌曼舞,“转盼万花羞落”怎一个美字了得。曾经有人评价昆曲当代名家张继青“唇齿吐珠玉,体态秀词章”,这是真正的中国式的传统含蓄的美。
真正流传百年的艺术作品,不完全在于它紧张刺激的剧情,如同莎士比亚的作品,其戏剧冲突不一定能比当今的大片、电视剧更曲折,更刺激。只是这些艺术能够打动人心,而昆曲恰恰表现的是情、体现的是美,闲雅、整肃、清俊、温润.
你再找从一些著名的唱词,融入文中,从文学的角度写一些体会。不过还是希望你能找一些昆曲看看,要不一点都不了解,就是我帮你自创了这些,别人也不相信是你的真实感受。推荐《游园惊梦》、《玉簪记。琴挑》,最著名,最基本的了解。
从内部情况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64来看,昆曲的发展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昆曲的原创力每况愈下,昆曲自身的创作力没有与时俱进。清康乾以后,原创的昆曲名剧尤其是成功大戏严重匮乏,创作后劲严重不足,昆曲沦为了一种“吃老本”的艺术。我们知道,作为在中国戏曲史的曾经风光了二百年的昆曲,其创作到了清代南洪北孔的《长生殿》和《桃花扇》之后便没有了强劲的嗣响,失去了强有力的原创推动力量。由此,一方面是折子戏和选场演出形式滥觞,昆曲的演出内容越来越局促狭隘;另一方面,昆曲再也没有出现《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样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精品,只能走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极不健康的发展道路,最终逐渐地走进了历史的小胡同。
二是观赏趣味和审美倾向与社会大众有差距。昆曲剧目多是出自文人雅士之手,但观赏趣味的过度雅化和文词的佶屈聱牙距离大众接受能力甚远。在梁辰鱼、张凤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等戏剧家的手中,昆曲创作走的是雅化观赏趣味路线,演出圈子基本上是局限在士大夫阶层人群;昆曲的文词佶屈聱牙的弊病十分明显,即使是《牡丹亭》这样的作品,清代的李渔就对其某些唱词的过度“雅化”提出过批评,称其“妙语”只可做文字观,不能做传奇观②。关于这种高度雅化的观赏趣味和审美倾向是好是坏,“花雅之争”的战局结果说明了一切。
三是演剧形态的固化和演出内容的模式化,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昆曲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既给昆曲累积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塑造着昆曲的固化特征。从演出行当上来说,昆曲主要是以演出生旦戏为主;在故事内容上,主要是演绎才子佳人和帝妃宫恋的故事,这种固化的演出模式到了清乾嘉以后就给人造成了一种严重的审美疲劳负担,随着异彩纷呈而又通俗易懂的花部的兴起及其大受观众的欢迎和追捧③,而昆曲遭人冷落的必然命运拉开了帷幕。
四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编剧、度曲、表演创作人才严重失衡。昆曲在清代以后呈现的是表演艺术的独门“单人舞”式畸形发展面貌。自《桃花扇》以后,昆曲原创剧本创作尤其是成功名作凤毛麟角,同时昆曲音乐的创作创新力量也不复再现魏良辅、梁辰鱼等人的创作气象。在表演上,以京剧、秦腔、梆子腔为代表的花部诸腔又比昆曲的表演更加生猛和出新,在剧目内容上,花部诸腔的创新也比昆曲更为优越,于是,缺乏综合性人才结构支持的昆曲从形式到内容都逐步地落后于花部诸腔,也落后于时代。
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对应着当代戏曲的生存与发展,这一对应关系在本届艺术节的戏曲板块中脉络清晰、骨肉丰满。有的重在传承,“600分钟600年”的“点演”将600年来戏曲成熟期的精华剧目,浓缩为十小时的精彩表演,使人得尝一脔而知全镬之味;有的意在创新,越剧 《寇流兰与杜丽娘》 以打通时空、剧情和角色的创意姿态,向两位东西方的伟大剧魂致敬;有的承创并重,京剧《正考父》、豫剧 《玄奘》、晋剧 《于成龙》 和黄梅戏 《大清名相》 等从历史最真实处入笔、从古人最真情处出戏,发古用今,以艺术的方式阐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传承与创新的交融,犹以昆曲的表现最为全面和鲜明———《邯郸记》《我,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1哈姆雷特》 《飞夺泸定桥》 分别展现了当代昆曲在经典再生、中西跨界和革命现代题材演绎上的能力和多种可能性。近年来古老昆曲的活力尽显,不但留住了老观众,更吸引了大批年轻“昆虫”进场,其因除了经典和技艺的忠实传承外,创演观念及手法的创新十分关键。
戏曲在宋元时期成熟以后,便成了中国人长期的欣赏习惯、普遍的审美风尚,拥有高度的大众性和人民性。因此,戏曲蕴含着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因,不会也不应以一时的衰落而消减其一丝民族之“根”和“魂”的价值,关键在于我们对戏曲的认知是否深刻、信念是否坚实、传承与创新的作为是否到位。回顾历史,从文人雅部到草根花部,从四梁四柱到镜框舞台,从一桌二椅到机关布景,戏曲的传承与创新始终在进行着。当前的戏曲总体呈现逐渐复苏、走向繁荣之势,创演活跃,需求增加,当可被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重要的文化信息;当代戏曲的继承与创新,理应更为进取、更有进步。
应该承认昆曲的文辞深奥,格律严谨,使很多剧作家认为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而不敢问津,因此影响了新剧目的产生抄。那么就应该有的放矢地多培养一些昆剧创编专家,让他们放开手脚大书大写,先保证有实践的数量,再追求有理想的质量。还可以解放一点思想,昆曲唱词不一定非要那么古玄不可,老曲牌也能填出时代语。
新编历史戏,甚至现代戏都是“立戏”的新领域,虽然以前都曾尝试过,但成功的不多。究其原因,不是戏剧情节不适合,就是唱演程式不协调,造成了新酒装在老甏里的尴尬,归根到底还是创新不到位的问题。至于老戏继承,既要保存精华,还应剔除累赘,全盘照搬不可取,面目全非也不可取。常用的手法是长变短,散变聚,减少唱词,增加情节,语言通俗化,程式简单化,这样,就可以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趣味了。“一剧之本”对于昆曲的传承同样显得十分重zd要,没有新剧本的诞生,就没有新观众的踊跃。想当初,《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到如今,能否再有“一出戏唱响一个剧种”的好运,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