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北宋文学家苏洵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发zd奋读书的。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是《三字经专》里面的一句话,说的就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洵是三苏之一,他的儿子苏轼和苏辙属也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苏洵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其擅长于策论。他是北宋的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可能苏洵在我们世人眼中是个神童,自幼聪慧好学。其实不然,这位文学大家在没有成名前,是个实实在在的游手好闲的公子哥。根据史料记载,苏洵,年少不喜学,终日流连于山川河流之间。娶妻生子后依然如此。那么,这位文坛大咖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为何苏洵年过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是谁让他开始回头是岸的呢?
苏洵年过二十七才发愤读书在很多文献中都是有记载的。比如,三字经中市这样写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欧阳修作墓志铭,张方平作墓表,史本传皆言:“苏洵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苏洵之所以在二十七岁发愤读书和他周围的人是分不开的。首先,对苏洵影响最的大的人是他的父亲苏序。他的父亲苏序是一位很有仁爱之心的仁者,同时也是一位智者、勇者、达者。他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苏洵,所以对于苏洵游山玩水的行为“纵而不问”。苏洵晚年的回忆中这样写道:“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正是这几年的纵情山水,才让苏洵养成了宽广的心胸和豁达的人生观,这为他日后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如果只有父亲的包容和支持,苏洵是不可能有日后的成就的。他之所以能够完成蜕变也得益于他的发妻程夫人。他的夫人对他的支持,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苏洵。还有一个人就是他的哥哥苏涣。苏涣引导苏洵对史记产生兴趣,这才有了《苏氏族谱》。所以,没有家人的支持和陪伴,就没有唐宋八大家苏洵。
北宋·苏洵《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白话释义:
眉山的苏洵,年少的时候不喜欢读书,到了青壮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去读书,到了二十七岁时,才开始努力读书,参加科举的进士考试,又被地方政府推荐为有才德的人,都没有中,(他)说:“这不值得作为我学习的内容”。
(于是他)就烧了自己的书,关门读书,五六年后就对《六经》和各个学派的学说都非常有研究。嘉佑初年,苏洵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起到京城,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到了朝堂之上,大臣们争着看他的文章,两个儿子参加科举进士的考试,成绩都在优等。
因此,(苏家)父子的名声震动了京城,而苏轼善于写文章,(人们)把他们叫作“三苏”,苏洵是老苏,苏轼是大苏,苏辙是小苏。
原文: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
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嘉佑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等。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扩展资料
人物背景: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2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苏氏祖坟。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
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
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
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所以欧阳修作墓志铭,张方平作墓表,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苏洵居家竭力苦读,考究古今治乱得失。程夫人生幼子苏辙。是年苏洵到阆州(现在的四川阆中县)去探望在那儿做官的哥哥苏涣,看到哥哥治理地方成绩很好,颇受感动,不久东下出夔州巫峡,顺流而到荆州(现在的湖北襄阳县)一带,游学各地,结交有学问的师友,增加不少见闻和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