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该文出自《孟子》的《百三过其门而不入》篇,原文为: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度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回,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披发缨冠救知之,可也 。乡邻有斗者,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孟子推崇禹、稷道、颜回三人虽所处位置不同,但他们的处世之道并无差别,有相同的人生观,相同的做人原则,即把天下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安贫乐道执著不变。禹、稷公而忘私专,颜回安贫乐道,使禹、稷居于颜回的那种处境,禹、稷依然快乐,使颜属回居于禹、稷的那种地位,颜回也能忧禹、稷所担忧的事情。
禹、后稷处在太平时代,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在乱世,居住在僻陋的巷子里,一个小竹筐装饭吃,一个瓢子舀水喝,别人忍受不了那种清苦,颜子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孔子称赞他。孟子说:抄“禹、后稷、颜回(遵循)同一个道理。禹一想到天下的人有淹在水里的,就觉得仿佛是自己使他们淹在水里似的百;后稷一想到天下的人还有挨饿的,就觉得仿佛是自己使他们挨了饿似的,所以才那样急迫(地去拯救他们)。禹、后稷和颜回如果互换一下处境,也都会这样的。假设现在有同室的人打架,(为了)阻止他们,即使(匆忙度得)披散着头发就戴上帽子去阻止,也是可以的。如果乡邻中有打架的,也披散着头发就戴上帽子去阻止,那就太糊涂了;(对这种事,)即使关起门来(不管它)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