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古人怎样过春节
春节是咱们中国人的大节日,据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历经数千年,已经延伸出特有的各种喜庆活动,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月里来闹新春”,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万象更新的时节,总有数不完的属于春节特有的快乐。现在咱们就来认识一下,从古至今,咱们中国人怎样过春节。
正月初一:三元初始贴画鸡
在我国历史上,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民国以来实行公元纪年后,元旦一词专用于公历新年,而传统的元旦则称春节。不过,两千多年的传统印痕毕竟难以遽然抹去,我们这里的叙述中,提到春节的更多是元旦。
元旦绎释
元旦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本来指太阳刚刚出来,这里可以解释为“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梁代萧子云诗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元旦还称作“三元”,唐徐坚《初学记》引隋杜台卿《王烛宝典》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三元”,三元的解释为“岁之元,时(季)之元,月之元”。当然,“三元”一语意义颇多,如岁时称谓中除指元旦外,还指正、七、十月十五上、中、下三元。
同样从年、季、月三个方面考虑,元旦还称为“三始”、“三朝”,《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注释引用如淳的话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此外,元旦还有端日、岁朝、正日、正旦等别称。又有“新正”之称,既指元旦,如唐代僧皎然《送邬参之洪州觐兄弟》诗云:“外别经离乱,新正忆弟兄”;也指正月,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诗》云:“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
从元旦的所有这些别称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元旦的认识。
鸡日贴画鸡
元旦的一些节俗是从除夕延续下来的,但更多的是有着独立寓意的新的习俗,诸如贴画鸡、饮椒酒、拜年等等。元旦也叫“鸡日”,这也可以说是古人对新正的一种朴素的认识。古人以阴阳观念来解释事物,认为鸡是阳物,元旦也属阳,有着同样的属性。基于这样的认识,鸡也便在元旦的礼俗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用鸡辟邪,方法是杀鸡著门上或贴画鸡于门,《太平御览》引裴玄《新言》说:“正朝县官杀羊悬其头于门,又斫鸡以副之,俗说以厌厉。”《风俗通》也说:“以雄鸡着门上,以和阴阳。”宗懔《荆楚岁时记》还说:“贴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元旦用鸡辟邪,显然是源自鸡的特性,如《花镜》所言:“雄能角胜,目能辟邪。”
正像我国民间的许多祝福活动都经历了由消极禳解到积极祈祝的过程一样,元旦以鸡辟邪,后来也发展为以鸡祈福。清人周亮工《书影》说:“正月一日,贴画鸡。今都门剪以插首,中州画以悬堂,中州贵人尤好画大鸡于石,元旦张之。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这里所谈鸡的吉祥意义,是由于“鸡”和“吉”的谐音而来的。此外,这种吉祥意义的产生也还在于鸡的德行。古人认为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首顶冠,文也;足博距,武也;见敌能斗,勇也;遇食呼群,仁也;守夜有时,信也。”(《花镜》)
椒酒颂新
元旦的独特饮食,主要是饮品,诸如桃汤、柏酒、屠苏、椒酒等。它们有的意在驱辟不吉,更多的则是祈春祝颂。
屠苏是古代诗人多曾吟咏过的一种元旦饮品。相传屠苏是村外草庵之名,有人曾住在其中,每到除夕就送村里人一种药剂,装在布囊里,浸入井水中,元旦取井水放在酒樽里饮用,说是这样就不会得瘟疫。这种屠苏酒,也写作酴酥、屠酥。
桃汤是一种用桃煮的汤。原本是借桃驱鬼辟邪的功能煮汤挥洒的,《汉书·王莽传》说:“又感叹高庙神灵,遣虎贲武士高庙……桃汤赭鞭,鞭洒屋壁。”后来,用于挥洒的桃汤变成了饮料,在元旦时饮用,以辟邪祈福。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柏为长青之树,叶后凋而耐久,被古人取作长寿的象征;其中柏叶又可以服食,故有柏叶酒,其用意也是祝福长寿。《汉官仪》说:“正旦饮柏叶酒上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则又指出辟邪的作用:“柏特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及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日以浸酒避邪,皆取于此。”
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俗元旦日子孙向家长进椒酒,意在祝吉祈寿。椒是一种香草,汉代宫廷取其温、香、多子特点,和泥涂抹宫室,后来则用于祈春祝颂。据说晋代刘臻的妻子陈氏曾在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因而后世通称新年祝词为“椒花颂”。
此外,元旦还有献五辛盘之俗,这显然与立春的节俗联系起来了。
拜年贺节
饮食之外,元旦的节物当然还有许多。就节俗活动而言,最主要的无疑是拜年贺节了。这项节俗从古至今盛行不衰,蔚为大观。其中有些尚有实际意义,有的则纯粹是礼节性的,徒具虚文。就历史的发展来看,大抵早期的拜年贺节实际一些,细民百姓的实际一些,官场里的拜贺多是虚文俗套,且越到晚近越是虚妄。
从《梦粱录》记载的宋代习俗看,那时拜年多还比较实在:“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而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载的就不同了:
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受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在京师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纳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还。三四日后,始暇拜父母。不知此何风俗,亦不知始自何年,闻顺天间尚无如此之滥也。
有清一代仍然是虚文浮风炽盛。《燕京杂记》说:
正月初旬,拜年者踵门,疾呼接帖,投一名刺,忽忽驰去,多不晤主人。司阍者记其姓名于外,多有不识者。倘无司阍者,客到嫌于启门,贴一纸囊于门外,外写“请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于中即去。浮文无当,一至于此。
诚如陆容所说,“士庶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旧时,百姓人家,小孩儿刚睁开眼,就兴高采烈地向父母尊长拜年;无论大人小孩,在村街里相遇,老远就要高声道上一声:“过年好!”之后,是给住处较近的亲朋拜年;破五以后,则是出远门拜年。一个正月里,要拜的都要拜到,不能亲往,也要捎了话、带了礼去。
正月初五:送穷破五迎财神
我国传统的年节,元旦之后,几乎每天都有相应的节俗,但又都是元旦的延续。到了初五,有了一些独立的节俗,如送穷、开市等等。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之所以叫破五,是因为此前几天的禁忌——不倒垃圾、不出远门、不动碾磨碓臼、不事女工针黹,甚至有不汲新水……到今天全都可以破除,商铺也开始营业了。
民俗中所谓“破五送穷”
元旦期间的上述诸禁忌中,不倒垃圾最为突出。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送穷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灰、送穷媳妇出门。显然,“五”关系到日子,而“穷”则正是元旦以来积聚起来的垃圾。送穷,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
送穷的方式颇多。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者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所谓“祭神开业”是另一项节俗
破五的另外一项节俗,是商铺祭财神之后开始营业,因为俗传这一天又是财神的生日。
一般来说,商铺营业到年三十儿打烊后,就要歇业数天。旧时老北京的铺户这几天都要在门窗护板上挂起绘有《水泊梁山》、《桃园三结义》、《精忠报国》等连环画的窗帘,过年休息;只有油盐水粮店在门板上开个小洞,对外营业。而开市又有相关的仪规,且多与财神有关。
关于财神的生日,有说是正月初二的,有说是正月初五的。说在初五,怕与所谓“五路财神”有关。五路财神的前身,也是财神的原型之一,为元末的何五路,后来也叫五显神、五通神。他本来只是一个,但后人因其“五”字而附会为五个——财神爷自然是越多越好,东南西北中五路来财,岂不更好?因为是五路财神,生日当然应该在初五了。
文学作品中,一般把财神在年节几天看得十分要紧。除夕夜五更时分接灶神、财神。之后的几天都要祭财神。开业前祭财神有一种特别的仪俗,那就是掌柜的打算炒哪位的鱿鱼,就不让他拜神。老北京的这项祭财神之举在初五,初六的祭财神则叫“送神”,实际是把张挂、供奉的神祃儿烧掉,之后,“鞭炮齐鸣,伙计们都猛劲地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谓之‘响响当当,大吉大利’。这时便有乞丐们来唱‘喜歌’,掌柜的少不得要赏他们几个‘喜钱’。在强烈的祝愿气氛中,店铺打开了护窗板,露出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
正月初七:剪彩为人食菜羹
人日指正月初七。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不过,诸多日子中,除元旦之外,最被看重的是人日,其他仅仅是以当日阴晴占某物是繁盛还是有灾而已。
人日也叫“人七(日)”、“人庆(日)”,唐代的时候还叫“人胜节”。按道家的解释来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以人为尊。人日的主要节俗活动也多体现了重视人的意念,明人杨慎的《艺苑雌黄》就说:“古人七日贴人于帐,重人也。”
人日最主要的节俗是作人胜,或戴在鬓发,或贴在屏风床帐,或用来馈赠。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这种风俗就比较风行了。《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胜本来是妇女的一种首饰,取意“优美”、“优胜”。传说中的西王母曾戴过这种首饰,《山海经·西山经》就说:西王母“蓬发戴胜”。胜有许多种,如人胜、方胜、宝胜、花胜、春胜等,人日主要用人胜和花(华)胜。人胜一般剪刻成人的形象,妇女戴在鬓边或者用来送人。花胜一般以花鸟为题材,形状近似于现代的花结。
人日裁剪人胜、花胜插鬓e5a48de588b67a64364或送人之俗在汉代就已见端倪,到南北朝时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并有相应的解说:“剪彩人者,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荆楚岁时记》)既然人日戴胜、馈胜之俗表示对人的重视,同时又有美化装饰的实用功能,它的流传自然是长久不衰了。至近代,这种习俗仍然流行,《江南志书》说:“人日,妇女剪彩为人,或为燕雀相馈遗,以为鬓髻之饰。”历史上有关人日剪彩的诗词不少,都约略地谈到了这种习俗,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以诗人惯常的情调写人写事,诗中“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一句,谈到了人胜的渊源。同是唐代的徐延寿有《人日剪彩》诗,专从妇女角度来写,颇具韵致: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贴燕留妆户,粘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嫁鼠女
十不动
春节期间,传统民间习俗里有许多忌讳,有些要到正月末二月初才能彻底解除。十不动就是一种禁忌习俗,它的日期是正月初十。而由于禁忌主要是使用石碾磨等石制用具,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石头生日”。
实际上,正月初十的诸多节俗,都与谐音有关,如十、石、实、食,节俗活动都是如此。这一天除叫石头生日外,还叫石不动、石磨生日、石头神生日。又叫十日子,也叫实日子。此外还有食烙饼的习俗,不仅以十谐食,而且还以“烙”谐音“落”,形成落得钱财的彩头。
十不动的主要习俗,就是举凡石制工具都忌讳搬动。碌碡这个时节是用不到的,此外的碾、磨、碓臼都不能动,捶布石也忌讳动用。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还有向这些石制用具设供烧香祭拜的。此外还要食烙馍,讨彩头。《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河南沘源的此种风俗说:“初十日为石头生日,名曰十不动,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谓之石落。……初十日食此烙馍,一年内遇何事,必十分落钱也。”有的地方也可以动石头,但那是用于占验预卜的。如山东一些地区,初九晚上把一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子系罐耳,由十个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落地则可能歉收。
正月初十诞辰的石头神,几乎是名不见经传,但一些地方的民众还创造出一位女性的石头神,叫石婆婆。相传这一天石婆婆要睁眼,所以忌动针黹。实际上,在民间所说的“大新正月”里,碾磨、针黹之类的几乎并不需要动用,所以多些禁忌也无妨。如果不得不动用,就证明当事人在忙年的时候没有把年根下、正月里的事情准备好,偷了懒;而这些禁忌,似乎也就成了对这类人的提醒和警戒。
老鼠嫁女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老鼠算得上一个重要角色,它不仅是12生肖中首屈一指的一个,还搬演了一幕幕娶亲、嫁女的热闹景致,并且上了民间的年画,成了孩子们的游戏,而民众还专门给它们的嫁娶留出一个日子来。
实际上,老鼠嫁女的日子因地方的不同而多有差异,包括了正月里的数个日子:初一、初三、初十、十二、十六、二十四。不仅节期不统一,名称和节俗也显现出很大的反差。如名称:叫老鼠嫁女,也叫老鼠娶亲(文雅一些则叫“鼠纳妇”);如节俗:有的要安静,有的要鼓噪。不过,指归却是一致的:一年中早早就如此这般地禳除鼠灾。在鼠,有嫁自然有娶,那是鼠们的事情;在人,则只是要把老鼠早些“嫁”走——嫁出去的老鼠泼出去的水,再也别回来!
人们在老鼠嫁女日的作为,一是不打搅,一是凑热闹,形成静噪不同的两种节俗。不打搅,就是在那个日子里不点灯、早睡觉,以免打扰老鼠的亲事。凑热闹,是要帮助老鼠准备喜糖,在晚间把糖果、糕饼、米花一类的东西放到暗处或老鼠出入的地方;还要敲打锅盖、簸箕等,为老鼠催妆。
为了禳解鼠害,民众更有老鼠嫁女日单纯的饷鼠之俗——给老鼠吃好。比如《张北县志》说:“正月初十日,谓之‘十至’。是日,为老鼠娶媳妇之日。各家蒸糕,或煮以米饭,撒于各处以为鼠食,焚香祷祝,免鼠搅扰。”《泌州志》则说:“初十日,俗云‘鼠娶妇’。用谷面作蒸食,名曰‘十子团’,夜则置诸壁缝、土穴,以饷之。”这里的举动,几乎就是对老鼠的贿赂了。
老鼠嫁女(娶亲)之举由于其戏剧性和趣味性,还被民间艺术和游艺活动所吸收,成为它们的主题。在民间年画和剪纸中,老鼠嫁女是常见的题材之一。比如天津杨柳青年画,画中描绘一群穿红戴绿的老鼠,扛旗打伞,敲铜锣吹唢呐,花轿抬着鼠新娘,鼠新郎则身着官服,胸戴红花,一派热闹的娶亲气象。然而,在这热闹之中,总是有一只大肥猫在旁边,或者竟是正在捉了老鼠吃。整个年画构思奇特,颇具戏剧性,又反映了人们除鼠去害的信念。
而在民间游戏中,人们则把老鼠直接嫁给了猫新郎。游戏由十多个孩子组成,其中一个男孩扮猫新郎,一个女孩扮鼠新娘,其他男孩扮轿夫和锣鼓唢呐手,女孩则扮伴娘。游戏时,两个男孩双臂交叉,双手互握,构成轿子,抬着新娘送给新郎,吹鼓手则在旁边用两手拢成喇叭状,边走边吹,同时大家一齐高唱民谣:“老鼠嫁女,嫁到哪里?嫁到猫公肚里。”这游戏虽然不必在老鼠嫁女日来玩,但也与民间除鼠去害的信念不无关系。
古人如何过年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3传统节日。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必然有春节。凡是华人,必然想着过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或称元旦。这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故又称“元日”“元辰”“端日”。近代使用阳历后,将阳历的一月一日称元旦或新年,将阴历的一月一日称春节。改称“春节”,始自辛亥革命后,时间也不过一百多年,但春节的渊源很久,《礼记月令》载:“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命乐正习舞。”这个周天子过的“元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春节。所以说,春节距今至少也有两三千年的成文历史。
古人是如何过年的呢?
主要是:迎年、拜年、节日活动、打鬼、娱乐。
迎年:祭祖,缅怀祖先。正月初一,要把祖宗牌位供在正厅,除在中堂、祠堂祭祖外,也有上坟祭祖的,主要是到坟地烧香、上供、叩拜。
祭祖以后,根据历书所示吉利方向,点燃灯笼火把,奉香鸣鞭炮,开门出行,摆上供品,迎接喜神。接着,人们向喜神方向走去,遇庙烧香叩拜,祈求一年的吉利。
过春节必放爆竹。放爆竹是为了驱鬼避邪。《清嘉录》卷一云:“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病,谓之‘开门爆仗’。”爆竹种类很多,由单响、双响、金铖炮、三角炮、二踢脚、多响爆竹、大龙炮、冲天炮等。清人百一居士《壶天录》载:“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食维艰,索逋孔亟,亦必爆赛数声,香焚一柱,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也。”由此看来,放爆竹迎新年,是为了除旧岁、卜来岁、祈求平安。
拜年:拜年又称“走春”、“探春”,是春节最突出的特点。明人陆容《菽园记》称:“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亲戚多,关系多,拜不过来,让仆人送名片,或送福字,这就是“泛爱不专”的反映。
在明清宫内,还流行团拜。《点石斋画报》中的清朝官府新年团拜图就是上述官场活动的纪录。
春节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才结束。春节是中国的民俗,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又称之为过年,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春节有哪些习俗呢?
在京城,过了初一以后,上从朝廷的官员,下到平民百姓,人们穿梭道路往来,整日不绝,这种情况叫做拜年……听说在天顺年间拜年的情况根本就没有像现在那么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