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一毛不拔,成语,意思是: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出自《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 下,不为也。”
原文抄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袭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杨子奉行‘为我’,拔根汗知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墨子提倡‘兼爱’,(哪怕)从头到脚都受伤,只要对天下有利,也愿干。子莫持中间态度,持中间态度就接近正确了。(但是,)持中间态度而没有变通,也还是执着在一点上。执着于一点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它损害了道,抓住了一点而丢弃了其他一切道的缘故。”
摘自百科
孟子说:“杨朱这人一切都是为自己,拔一根毛而有利于天下的事,他都不干。
语出《孟子·尽心上》:“杨百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一毛不拔》的故事:
一猴死见冥王,度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问人?” ——《笑林》
翻译: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阎王答,(向阎王)要求投胎做人。阎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将毛全内部拔掉。”于是(阎王)就叫夜叉给猴子拔毛。刚刚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来。阎王笑道:“看你容,连一根毛走舍不得拔,怎么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