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释义:意思是指某人很小气,像一个铁公鸡一样,一毛都不给。
例句:我家隔壁老王啊,人简直小气的飞起,就和铁打的公鸡一样一毛不拔。
这只是一句歇后语吧?铁公鸡——一毛不拔,是说人很吝啬。
【发 音】 yī máo bù bá
【释 义】 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 处】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反义词】 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歇后语】 上等牙刷;凉水煺鸡;铁公鸡
【灯 谜】 铁公鸡;最吝啬的人
【示 例】 李四是个铁公鸡,吝啬得一毛不拔。
【典 故】
1. 源于《孟子·尽心上》。战国时期的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残酷的战争,主张“兼爱”和“非攻”。当时的杨朱却与墨子作对,竭力反对“兼爱”,主张“为我”。有一天,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遇到杨朱,毫不客气地问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处,你愿意不愿意?”杨朱听后摇摇头说:“天下的问题,决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济得了的。”禽滑厘反驳道:“这只是一种假设,如果拔你一根汗毛而能安定天下,你肯不肯?”杨朱听后默然不语。孟子针对此事7a64e59b9ee7ad94335抨击杨朱道:“杨朱主张'为我',假如拔他身上一汗毛而对天下有利,他是决不会干的;墨子主张'兼爱',如果对天下有利,即使磨秃了头顶,磨破了脚板,他也是愿意干的。”后来,人们用“一毛不拔”比喻非常自私悭吝的人。
2.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入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笑林》
铁公鸡请客-----一毛不拔
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名牌牙刷------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造句
1、他就抄像只铁公鸡,一毛不拔。
2、按说铁公鸡,应该是万事一毛不拔才对,我们袭家的言同学显然还不太够格,一毛不拔是对自己,对朋友是典型到处洒礼物的圣诞老人。
3、这种人真是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4、看他整天攥着两个拳头百,一文不花,活像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5、没想到他平度日一毛不拔,也会捐钱赈灾。问
6、我问这位新来的人可否用一下他的梳子,可是他却一言不发。这真是一个答一毛不拔的人。
7、面对处世和交友?智者急人之难,愚人一毛不拔;智者努力改变自己,愚人努力改变别人;智者肯为别人着想,愚人只替自己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