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中国历史上四大巾帼女英雄是?-历史上最秉公无私的人

中国历史上四大巾帼女英雄是?-历史上最秉公无私的人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历史名人  虞舜(约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姓姚,名重华。
  据《史记》记载,尧让位于舜,践帝位39年。
  舜,相传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尧之后古帝王,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的代表,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当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视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
  公冶长(生卒于春秋时),名长,字子长(又名芝,又字子之)。
  诸城市马庄乡近贤村(原名公冶场)人。为孔子的女婿、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曰:“(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且“以其女妻之”。
  公冶长墓坐落在马庄乡锡山子东南林,长墓上封土为圆锥形,高3米,底径10米。墓上原建有公冶长祠,明弘治六年(1493年)始移建于墓前。墓前的祠,历代曾奉祀不衰,祠内古木参天,碑渴林立,清代《诸城县志》载有公冶长墓与祠的平面图,并有自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以来三次修缮的情况。今祠已毁,墓尚存。
  --------------------------------------------------------------------------------
  樊崇(?-27年),字细君,琅琊(今诸城人。)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
  公元25年,樊崇将赤眉军与王匡领导的湖北绿林军联合,亲自指挥大军打进长安,立西汉宗室牛童刘盆子为皇帝,自任御史大夫。公元27年在赤眉军进击关中时,被刘秀伏击于宜阳(今河南宜阳县),义军惨遭失败,樊崇壮烈牺牲。
  --------------------------------------------------------------------------------
  伏无忌(生卒年不祥),琅琊东武(今诸城)人。
  伏氏为诸城巨族,世传儒学,曾显达于两汉,被称为“伏氏学”
  伏无忌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永和元年(公元136年),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元嘉年间(公元151-152年),无忌又受诏与黄景共撰《汉纪》。此时,无忌利用校书的便利,广为采集史料,又加以删削,编成《伏侯注》一书。
  --------------------------------------------------------------------------------
  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诸城城关镇兰家村人。
  赵明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金石学家,著有《金石录》。21岁那年,赵明诚与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喜结伉俪。
  李清照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山东济南人,自号“易安居士”。
  --------------------------------------------------------------------------------
  张择端(1085-1145),字正道,又字文友,诸城岔道口人。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
  《清明上河图》和《金明池争标图》是他仅存的两幅绘画作品。其中《清明上河图》是关于他的最早、最详细也是唯一的记载。清代乾隆中修县志,曾查访他的居里,亦未有所获。《清明上河图》和《金明池争标图》这两幅画,是中国古代难得的艺术珍品,被历代誉为“神品”,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
  李澄中(1629-1700),字渭清,号渔村,诸城市箭口镇西辛庄子村人,后迁居县城超然台下。清初著名文人。李澄中学问渊博,诗冲和,宗盛唐,词多比兴,稚而能切。
  --------------------------------------------------------------------------------
  张衍(1634-1710),字溯西,一字蓬海,乡谥恭惠先生。诸城放鹤村(今枳沟镇普庆村)人。清初著名遗民。
  --------------------------------------------------------------------------------
  刘统勋(1698-1773) 字尔钝,号延清,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高密),官至清内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宰相刘罗锅--刘墉之父。
  刘统勋一生为官,堪称清正廉洁,秉公无私,在贪黩好货,渔色无厌的官场之中可谓清风独标。他为官数十年,做的几乎都是京官,累主会试及顺天乡试,门下宾友从无一人夤缘得利,经他之手所取之士,虽已列仕版,却多不识面,“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刘统勋“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
  1773年任《四库全书》总裁。
  --------------------------------------------------------------------------------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高密),大学士刘统勋之子,家喻户晓的“宰相刘罗锅”。
  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家族,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为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qǐ)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果敢,乾隆帝说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刘墉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辩,文章书法在清代皆享盛名。尤其以书法最佳,擅长小楷,曾效法董其昌,兼学颜真卿、苏轼等名家书帖,后自成一家。与当时的翁方纲、铁保、成亲王统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而刘墉为最。刘墉的传说颇多,大都是歌颂他精明强干,足智多谋。
  --------------------------------------------------------------------------------
  窦光鼐(1720---1795),字元调,号东皋,诸城市箭口乡郭家埠人。
  窦光鼐博学多才,精通经史,诗赋尤佳,素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5有“才子”之称。他与纪昀、朱圭、翁方纲主持文运30年,极有造诣。
  窦光鼐著有《省吾斋诗稿》、《省吾斋文集》等传世。

花木兰:
姓魏,名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穆桂英:
传说故事人物。生长于山东穆柯寨,寨主木羽之女,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因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在抗击辽的入侵时,她飒爽英姿,跃马横刀,与杨家诸将领一道,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宗保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死去后,佘太君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征西时,她已五十岁,但她锐气不减,仍挂先锋印,一马当先,力战番将。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民间以“穆桂英挂帅” 、“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流传最广。

樊梨花:
“薛家将”中人物。原为寒江关关主樊洪之女。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武艺高强,神通广大的女英雄。

梁红玉
梁红玉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原籍池州,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起义,祖父和父亲因贻误战机被杀,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朝廷派童贯率军平定方腊,最后方腊被韩世忠所捉。
平定方腊后,在庆功宴上,韩世忠与梁红玉初次见面,二人对视生情,终成眷属。他们相亲相爱的生活一直伴随着战争度过。梁红玉有身孕后留在京城,却被苗傅和刘正彦扣押,但二人碍于韩世忠的勇猛并不敢难为他们母子。
此时宋高宗没有行动的自由,隆裕太后和宰相朱胜非密派梁红玉驰往秀州,催韩世忠前来救助,并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韩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5叛乱,授武胜军节度使。
这年冬天,金人再度进犯,从黄州和采石矶两处渡江,直逼临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韩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节金兀术下战书与韩世忠,约定第二天开战。韩世忠听从梁红玉的计策把宋军兵分两路,看中军摇旗为号,进行包围截杀。结果金军大败。韩世忠放声高歌: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光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龙虎啸,凤云泣,千古恨,凭淮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把唾壶击碎,问蟾蜍,圆何缺?
有奸细向金兀术献了一计: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烧毁韩世忠战船。但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策以少胜多,围困敌军近五十天,使金军不敢随便渡江侵犯。
岳飞被害后,韩世忠也被罢去兵权,他索性辞去官职,与梁红玉白头
褚少孙:(生卒年待考),号先生,颍川人(今河南禹县),寓居沛县(今江苏沛县)。著名西汉经学家、史学家。汉元帝、汉成帝执政时期的两朝博士,曾补写过司马迁的《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褚少孙早年与山阳县的张长安,东平县的唐长宾之人求教汉朝大儒王式。王式要他凡事不能光靠朗讲,而要回之多加润色。褚少孙课颂老师教诲,遵此认真研究学问,融会贯通,自成一家,所撰文章果然不同凡响。汉成帝执政时期,褚少孙与张长安,唐长宾等三人同应博士殿试选,即有提问,对答如流,三人均升博士,故《鲁诗》中有唐、褚、张之说。褚少孙甚爱《史记》,尤其爱读史书列传。美中不足的是司马迁在逝世死时,《史记》尚缺十篇未写完。褚少孙就拜访学识渊博的名流、谈古论今的学士,费尽周折,得到前朝《封册书》,之后历尽艰辛补缀了《史记》之缺。褚少孙撰写的有《史记》、《武记》、《礼书》、《兵书》、《将拥罕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黾策列传》、《傅靳蒯成列传》、《滑稽列传》计十篇。褚少孙一生著书甚多,他苦爱学习的劲头及渊博的学识对后人影响极大,并开创了“鲁诗学”之先声。
  褚陶:(生卒年待考),字季雅;吴郡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西晋文学家。少聪惠,年十三,即作《鸥鸟》、《水磑》二赋,时人谓“褚先生复出”。清淡闲默,读书自娱,谓人曰:“圣贤尽在黄卷中,舍此何求?”州郡辟,不就。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平。后入洛为尚书郎。张华比之于二陆、顾荣。迁九真太守,转中尉。诗文均不存。
  褚翜:(公元275~341年),字谋远;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著名晋朝将领。初仕为冠军参军,避乱渡江,为散骑郎。出为淮南内史、奋威将军,出兵征讨王敦。晋成帝初,入宫侍卫,平讨苏峻之乱,以功封县伯,迁丹阳尹。后代庾亮为中护军,镇石头。累迁至尚书仆射,加散骑常侍、护军将军。晋咸康七年逝世,谥“穆”。
  褚契:(生卒年待考),字武良;丹阳人。著名晋朝大臣、将领。晋朝时期出任安东将军,后徙居曲阿(里庄西褚村),成为今江苏丹阳褚氏一脉的始祖。
  褚爽:(生卒年待考),字茂弘,小字期生;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著名东晋辞赋家。晋恭帝皇后之父。少时有美名,深得谢安称赏。好老、庄之言,不屑时荣,唯与殷仲堪友善。曾任中书郎、义兴太守,早卒,赠金紫光禄大夫。今存有《禊赋》,以写景见长,载入《艺文类聚》。
  褚裒:(公元303~349年),字季野;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著名晋朝大臣。褚裒的女儿就是东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史称褚裒“辟西阳王掾,历吴王文学。”苏峻之乱,车骑将军郗鉴引褚裒为参军。苏峻之乱被平定后,封褚裒为都乡亭侯,迁司徒从事中郎,除给事黄门侍郎,出为豫章太守。晋建元元年(公元343年),晋康帝即位后,褚裒以后父徵拜侍中,迁尚书,出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平州,迁左将军兖州刺史,假节镇金城,领琅邪内史。穆帝即位,授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晋永和初年(公元345年),褚裒进号征北大将军仪同三司,寻除征讨大都督青、扬、徐、兖、豫五州诸军事,为石遵将李菟所败。忧卒,赠侍中太傅,谥曰“元穆”。
  褚秀之:(公元378~424年),字长倩,褚裕之兄。著名东晋大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33臣。初为大司马琅邪王从事中郎,后为刘裕镇西长史。有意思的是,其妹虽为晋恭帝皇后,而他却尽心于刘裕,至南朝宋时,官至太常。
  褚淡之:(380-425),字仲源,褚裕之兄。著名东晋大臣。初为刘裕车骑从事中郎,妹虽为晋恭帝皇后,而尽忠于刘裕,晋恭帝每生男,则乘便害之,又助刘裕杀恭帝。南朝宋时,出任会稽太守,在郡镇压孙法亮起义,元嘉二年卒,谥质子。
  褚裕之:(公元381~424年),字叔度;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著名东晋大臣。初为太宰琅邪王参军,后为刘裕中军谘议参军,从征南燕、卢循,竭诚尽力,以功授广州刺史。曾在州收受贿赂,家财丰积,被纠免官。后起为雍州刺史,在任清廉,景平二年(公元424年)逝世。
  褚湛之:(公元411~460年),字休玄,褚裕之弟;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著名南朝宋大臣。初尚宋武帝刘裕第七女始安公主,拜驸马都尉。后始安公主卒,复尚武帝第五女吴郡公主。南朝宋文帝时为丹阳尹,刘劭即位,用为吏部尚书,后奔归南齐孝武帝,官至尚书左仆射。大明四年(公元460年)逝世,谥敬侯。
  褚渊:(公元435~482年),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县)。南朝宋、齐两朝大臣。褚渊之父为褚湛之,官尚书左仆射。褚渊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女婿。南朝宋文帝执政时期,褚渊历官著作佐郎、秘书丞、吏部郎。褚渊后又为南朝宋明帝刘彧所信任,迁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并受遗诏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共辅苍梧王刘昱,是为南朝宋后废帝。南朝宋元徽五年(公元477年),雍州刺史萧道成杀南朝宋后废帝,另立顺帝刘准。褚渊当时推举萧道成录尚书事,后又助萧道成代宋建齐,甚受南朝齐高帝萧道成的宠幸,参与机要,进位司徒,封南康郡公。南朝齐高帝北代,欲遣发王公以下无官者从军,褚渊曾劝阻齐高帝。到南朝齐武帝萧赜执政时期的(公元482年),褚渊奉遗诏领尚书事,成为宰相,不久即病逝。
  褚责:(公元?~489年待考),字蔚先,褚渊长子;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著名南朝齐大臣。宋顺帝升明中,为萧道成太尉从事中郎、司徒右长史、太傅户曹属、黄门郎,领羽林监。南齐代宋,高帝建元四年(公元482年)任侍中。南齐武帝即位,加领步兵校尉、左民尚书、散骑常侍、秘书监,不拜。南齐永明六年(公元488年),上表称疾,让封与弟,不复仕。次年逝世。
  褚炫:(生卒年待考),字彦绪,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著名南朝宋、齐大臣。少以清简知名。南朝宋明帝时,历为中书侍郎,司徒右长史。南朝宋顺帝时,与刘俣、谢胐、江敩以文义入殿侍帝,号称“四友”。南齐高帝时,历东阳太守、江夏内史。南齐武帝时,迁为吏部尚书。立身清正,不受贿赂,掌选举、门庭萧索,宾客罕至,及卒,无钱殡敛。谥贞子。
  褚球:(生卒年待考),字仲宝;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著名南朝齐、梁大臣。少孤贫好学,齐为征虏行参军、溧阳令。入梁,历建康令、中书郎、中书通事舍人。迁御史中丞,执法秉公无私,无所屈挠,时谓称职。官至光禄大夫卒。
  褚澄:(公元?~499年待考),字彦道;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著名南朝齐大臣。尚书令褚渊异母弟,善医术,尚宋文帝刘义隆女庐江公主,拜驸马都尉。南齐代宋,高帝建元中,为吴郡太守,迁左民尚书。南齐武帝永明元年(公元483年),迁侍中,领右军将军。女为东昏侯萧宝卷皇后。南齐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逝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褚向:(生卒年待考),字景政;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著名南朝梁大臣。初为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出为安成内史,还授太子洗马、中舍人,累迁太尉从事中郎、黄门侍郎、镇右豫章王长史。南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任侍中。后卒于官。
  褚緭:(生卒年待考),著名北朝魏文学家。本建康薄行者,南齐末为扬州西曹,遇乱居闾里。及梁朝建,緭频接范云,云距之,乃投陈伯之于江州。后随伯之奔魏。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伯之得丘迟书归梁,緭留魏。因元会戏作诗有轻魏意,出为始平太守。日日行猎,结果坠马而死。其诗见《梁书·陈伯之传》,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褚翔:(公元505~548年),字世举;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著名南朝梁大臣。初为国子生,历秘书郎、宣城王主簿。出为义兴太守,在郡省苛政,去浮费,减轻百姓负担。及离任,百姓老少皆追送出境。复为吏部郎,不受请托,选举时称平允。太清二年,迁守吏部尚书。冬,侯景围宫城,丁母忧,哀毁而卒。
  褚玠:(公元529~580年),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著名南朝陈文学家。博学能作文,词义朴实,不好浮艳。历为太子庶子、中书侍郎。陈宣帝时,出为山阴令,在县打击豪强,搜刮隐户,竟以受诬免官。复授以淮南王长史,迁至御史中丞卒。所撰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中时弊,以此见重于世。
  褚亮:(公元555~647年),字希明,褚契第九世孙;丹阳人。著名唐初“十八学士”之一,被史家称之为江左名流。褚亮少年时,即博览群书,善文工诗,喜交游名士。十八岁仕后陈,任尚书殿中侍郎。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后,为东宫学士、太常博士。隋大业中期,隋炀帝嫉才,诬褚亮与杨玄感有牵连,贬为西海郡司户。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举割据称王,任褚亮为黄门侍郎。隋大业十四年,秦王李世民消灭薛举,褚亮入为秦王府文学,侍从征战。唐朝立国之初,褚亮常对内外大政提出建议,曾劝止唐。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褚亮与杜如晦等十八人授弘文馆学士,馆内轮流值宿,以备咨询军国大事。唐贞观八年,任员外散骑常侍,后迭有升迁。唐贞观十六年,进爵为侯。褚亮大力支持李世民扩大疆土政策,命子褚遂良从征,出兵突厥。唐太宗曾命画家阎立本画《十八学士写真图》,题上名字爵位,为褚亮写像赞,收藏为朝廷档案,是当时极高荣誉。褚亮生有褚遂贤、褚遂良二子,高龄至九十三岁逝世,著有文集二十卷。
  褚沄:(公元575~?年待考),字士洋;河南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著名南朝梁诗人。初为曲阿令,历晋安王萧纲中录事,正员郎,乌程令,居官清慎。普通中期,兄游卒,弃县还为太尉属。出为延陵令,又入为中书侍郎,太子率更令。大通中期,为御史中丞,后为湘东王萧绎谘议参军。好学,解音律,为萧绎所重,曾预修《法宝联璧》。大同中期逝世,年六十余。今存诗二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褚辉:(生卒年待考),字高明;吴郡人(今江苏苏州)。著名隋朝经学家。以《三礼》学著称于江南。隋朝大业中期,隋炀帝征天下儒士,集内史省相次讲论,他博辩宏通,无能屈者,擢太学博士。曾著《礼疏》,已佚。
  褚遂良:一作阳翟人,字登善(596-658,或597-659) 唐代钱塘(今杭州)人,褚亮之子。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仆射,世称“褚河南”。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褚遂良力谏不纳,乞归田里。累贬爱州刺史,以忧愤而卒。褚遂良博涉文史,工楷、隶,书学锺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劲之体。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有集及墨迹传世,其代表作有《房玄龄碑》、《伊阙佛龛记》、《雁塔圣教序》等。据光绪《丹阳县志》载,仆射褚遂良墓在县城东南竹塘村。
褚无量:(公元645~719年),字弘度;杭州盐官人(今浙江海宁)。著名唐朝校雠家。幼从沈子正受经,励志好学,尤精《三礼》、《史记》。擢明经第,累授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唐玄宗时,拜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疏请将内府旧书,缮写校刊,以广经籍。着有《翼善记》,已佚。
  褚载:(生卒年待考),字厚之。著名唐朝诗人。家贫寒,曾客梁宋间。唐文德元年,刘子长出镇浙西,至江西时,载投文二轴谒见,然误投于陆威,且犯威家讳。威虽激赏其文而终不能引拔。干宁五年登进士第,后流落不知所终。《新唐书·艺文志》着录《褚载诗》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则记《褚载集》一卷,皆佚。今存诗十四首及断句十联。
  褚承亮:(生卒年待考),字茂先,真定人(河北正定)。著名宋、金之际学者。曾遇苏轼谪官过邑,遂以文谒之,大见称赏。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乡试第一,次年登进士第。金兵南下,破真定,拘籍境内进士策试“上皇无道,少帝失信”,他诣主持者责之,长揖而出。荐知某县,漫应之,即弃去。年七十终,门人私谥“元真先生”。
  褚寅亮:(公元1715~1790年),字搢升,号鹤侣、宗郑;长洲人(今江苏苏州)。著名清朝数学家。清乾隆年间举人。授内阁中书,官至刑部员外郎。明于律戒,决狱无冤滥。归主常州龙城书院。通经学,研习礼经几三十年,学宗郑玄。又通天文,历算。著有《仪礼管见》,《四书自课录》、《十三经笔记》、《勾股广问》等。
  褚廷璋:(生卒年待考),字左莪,号筠心;江苏长洲人。著名清朝音韵学家。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事降主事,乞归。精通等音字母之学。著有《西域图志》、《西域同文志》、《筠心书屋诗钞》。

嗯,要看是按什么标准来看公正这个事情,但如果以坚持为论,海瑞可以算一个!

他断案判决,是有自己的准则的,把“坚守儒家准则”作为最高公平标准的话,这个人实在无话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临死前,收到了政府给他的公费银子(用来买炭火冬天取暖),据说他最后一句话是zhidao告诉仆人 给政府送回去一些,因为发多了!

死后查家的时候:无隔夜粮,无完整棉等等,一个人做到这个无私份上,即使判决的依据有点迂腐(比如完全按儒家准则),也可以说的上是秉公无私吧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不什么不什么式的成语 不什么不什么成语大全 “不什么不什么”成语有哪些? 不什么不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记一个助人为乐的同学作文500字学雷锋的 以学雷锋做好事 助人为乐为题目的作文 助人为乐的作文(500字) 学雷锋做好事作文是不是写助人为乐 手舞足蹈造句,用手舞足蹈怎么造句 怎么用手舞足蹈造句 怎么用“手舞足蹈”造句? 用手舞足蹈造句 含酸的四字词语 形容柠檬很酸的词语和句子有哪些? 形容酸的词句有哪些 形容味道酸的成语 中国历史上四大巾帼女英雄是? 求唐朝最主要的几位名人简介(皇帝除外) 关于王莽的事迹 求山东诸城历史名人 文革也算 急急急 谁能帮我发一些关于认真的小故事大哲理呀,几个... 谁能帮我选个演讲稿!找个有哲理的!生活中的哲理小故事什么的!... 给我一些有哲理的小故事吧? 谁能告诉我热爱生命的故事 不要海伦凯勒的 谢谢大家 请问知道“惊讶”和“吃惊”的差别吗? 震惊与吃惊有什么不同 惊讶和惊悚的区别? 头整天昏昏沉沉,四肢无力怎么回事? 头天天昏昏沉沉的是什么原因 整天感觉头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 头总是晕晕的,昏昏沉沉,不知道怎么回事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什么意思?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这句怎么翻译...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什么意思?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怎么解释 什么得非常凶填空? 凶加什么变什么? 凶狠对什么? 中国古代四大凶是什么? 生气的人带着皇冠是什么 四字成语 一个吃 一个女孩 一个皇冠 一个剪刀手的成语是什么 一个女人红头发 昂头吹一口气打一成语 看图白成语中:两只鸟和一个剪刀手是什么成语? “不敢问津”中的问津最早指询问何处? “不敢问津”中的“问津”最早指的是探听询问 不敢问津中的问津最早指的是探听询问: “不敢问津”中的“问津”最早指的是探听询问什么? 不劳而获的失败例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