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张载的短文《西铭》,为何能历代传颂不衰?-请问谁有张载的《钉顽》和《砭愚》的两篇文章吗?

张载的短文《西铭》,为何能历代传颂不衰?-请问谁有张载的《钉顽》和《砭愚》的两篇文章吗?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怀疑与学问》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②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③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①选自《通俗论集》。顾颉(jié)刚(1893—1980),江苏吴县人,历史学家。
②〔程颐(1033—1107)〕北宋哲学家、教育家。

③〔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①,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②”,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①〔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部落的酋长。究竟指的是什么人,传说不一。有的说,三皇指伏羲、女娲、神农。《史记》载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②〔腐草为萤〕这是《礼记·月令》上的话。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①,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②;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③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①〔《大学章句》〕《大学》是《礼记》的一篇。朱熹把它分章断句,加注释,独立出来,成《大学章句》一书。
②〔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③〔流俗〕指一般的风习。

练习

一 仔细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二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是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试举出课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各一例。

三 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向同学说两三分钟话。要求所举例子能说明观点。

四 下边也是议论“怀疑与学问”的短文,阅读后回答问题。

读书贵有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疑能打破迷信。盲目地迷信书本,这是读书一忌。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因此,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见疑。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禹贡》一书时,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史书上的传统说法进了一步。

疑能增进兴趣。读书如能以疑见读,其味无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始终兴趣十足,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总是带着疑问读书。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大胆见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见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探索和追求。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非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科学原理的胡猜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还要善于疑。否则,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这决不是我们应取的治学态度。
--------------------------------------------------------
《说“勤”》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
《理想的阶梯》
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

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

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自以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作用。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

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有理想的

青年,都应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非常艰苦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

梯。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

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

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

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

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

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

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

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是理想的浪涛

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空前的

事业,其任务之艰,难度之大,更需要亿万人民,特别是青年,百折不回地艰

苦奋斗。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

困苦,不怨天尤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

时间赛跑的能手。受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

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鲁迅以“时间就是

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

辍。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

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

《人间喜剧》,共94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

吗?

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可怕的。人生七十古来稀,1/3要睡去,再除去幼年

玩耍的时间,学习与工作大约只有30几年,一万多天。虚度一日就等于耗费生

命的万分之一。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

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

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可是,有

人甚至从未想过遮挽一下时光呢。对时间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世界观。

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义,自然不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

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奋斗的必要,正是

由于困难的存在。在通往四化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

棘、浪涛是不会少的。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四

化面前止步。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

天的处境,总不致像伽利略、布鲁诺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

的危险,总不致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

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高尔基从小饱

尝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血泪的鞭笞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

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

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相比之下,我们

的困难又算什么呢?有的青年埋怨自己的岗位平凡。这也可能是事实。但革命

事业需要三百六十行,绝大多数人都要在平凡岗位上工作。无志之人,将使生

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岗位上成功。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

干杂活,夜间在如豆的昏黄油灯下演算,打下牢固的根基,后来才成为著名的

数学家。开普勒长期操劳杂役,业余苦钻,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道尔顿

是中学教员,爱因斯坦是小职员,那些发现纺织机、蒸汽机、飞机、火车的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65

他们的职业、岗位不也都很平凡吗?可见问题不在于岗位,而在于有没有真正

的崇高理想和为这理想而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决

不应让困难攫住自己的心灵,而要在奋斗中舒展自己的双臂。当为崇高理想而

奋斗一生的双臂收拢时,抱住的必将是令人欣慰的硕果。

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阶梯。只有以

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登,才能一步步接近那光辉灿烂的理想高峰。让我们在

四化的伟大征途上谱写出自己的奋斗之歌。

西铭的记载都是精华 历代君王都能借鉴 所以历代不衰


据中华书局《张载集·正蒙·乾称》、张伯行《近思录集解》卷二、陈荣捷《近思录详注集评》卷之二录入校勘。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张京华于千禧年之孟冬十月。
【说 明】
《西铭》原名《订顽》,为《正蒙·乾称篇》中的一部分,作者张载曾将其录于学堂双牖的右侧,题为《订顽》,将篇中的另一部分录于左侧,题为《砭愚》。后程颐将《订顽》改称为《西铭》,《砭愚》改称为《东铭》。至朱熹又将《西铭》从《正蒙·乾称篇》中分出,加以注解,成为独立的篇章,向来被视为张载的代表著作。

这两段话本是张载为批评人的顽愚品性而说的,因为很好地阐述了儒家思想大意,所以一向被视为儒家经典篇目,评价极高。特别是在两宋之际,佛道鼎沸,儒学不竞,儒学面临很大危机与挑战。所以此篇一出,程颢就立即称道说:“《订顽》之言,极醇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又说:“《订顽》一篇,意极完备,乃仁之体也。”(《近思录》卷二本注)两篇虽“大抵皆古人说话集来”(《朱子语类》卷九十八),但全部由儒家典籍中引证事例。所谓“极醇无杂”,就是在学术思想上,与佛道二家严格区分,因此维护了儒家的尊严。这与朱熹高度评价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无一字出私意”、“不著毫发意见夹杂”(《朱子文集》卷三十八《书(问答)·答黄叔张(黄维之)》),用意相同。

两篇中,《西铭》即《订顽》一篇主要阐述孔子《易传》的天道思想,说明乾坤一体,天地一家,归结为一个“孝”字。朱熹说此篇:“中间句句段段,只说事亲事天。自一家言之,父母是一家之父母。自天下言之,天地是天下之父母。这是一气,初无间隔。‘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天地所生,而人独得天地之正气,故人为最灵,故民同胞,物则亦我之侪辈。(《朱子语类》卷九十八)”《东铭》即《砭愚》一篇主要阐述《中庸》的‘诚意’思想,说明人之所以有所进步,在于诚其本心。其理与孟子“求义”相近,其用意与荀子“劝学”相近。

西 铭(又名《订顽》)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1)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赐类。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校 记】

(1)张伯行本、陈荣捷本“唯”作“惟”。

东 铭(又名《砭愚》)

戏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发乎(1)声,见乎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欲人无己疑,不能也。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失于声,缪迷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欲他人己从,诬人也。或者以(2)出于心者,归咎为己戏。失于思者,自诬为己诚。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出汝者。长傲且遂非,不知(3)孰甚焉!

【校 记】

(1)张伯行本、陈荣捷本“乎”作“于”。
(2)“或者以”三字,张伯行本作“或谓”,陈荣捷本作“或者谓”。
(3)陈荣捷本“知”作“智”。

《西铭》新注

张京华 注

乾称父,坤称母(1)。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2)。故天地之塞,吾其体(3)。天地之帅,吾其性(4)。民吾同胞,物吾与也(5)。大君者,吾父母宗子(6),其大臣,宗子之家相(7)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8)。圣其合德,贤其秀也(9)。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10)。于时保之,予之翼也(11)。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12)。违曰悖德,害仁曰贼(13)。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14)。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15)。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16)。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17)。育英才,颖封人之赐类(18)。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19)。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20)。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21)!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22)!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23)。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24)。存吾顺事,没吾宁也(25)。

【新 注】

(1)乾称父二句:《易传·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2)予兹藐焉二句:予,我。兹,语气词。藐,弱小,多指幼儿。《尚书·顾命》:“眇眇予末小子。”眇通藐。混然,张伯行《近思录集解》卷二解释为:“形气与天地混合无间。”中处,处于天地之中。

(3)故天地之塞二句:天地之塞,乾坤的阴阳二气充塞天地。《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吾其体,我以天地二气为体,此身气血都禀受于它。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八:“塞只是气,吾之体即天地之气。”

(4)天地之帅二句:天地的乾健坤顺性质为阴阳二气所遵循。帅,带领;遵循。吾其性,我因此而成就了自己的本性。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八:“帅是主宰,乃天地之常理也,吾之性即天地之理。”

(5)民吾同胞二句:民,人民。同胞,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物,万物,此处指人类以外的生物。与,同类。

(6)大君者二句:大君,指天子。吾父母,指乾坤、天地。宗子,嫡长子。

(7)家相:家宰。相,宰相。

(8)尊高年四句:所以,以此;以之。长其长,前长字为动词,后长字为名词,意为尊重年长之人。幼其幼同,意为爱抚年幼之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圣其合德二句:圣其合德,圣人与天地德性相合为一。《易传·乾卦·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贤其秀也,贤人是钟集了天地的灵秀而产生的。秀,灵秀。

(10)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二句:疲癃,衰老龙钟的人。茕独,孤苦伶仃的人。鳏寡,鳏夫和寡妇。颠连,困顿;苦难。无告,无可诉告。一说为无靠,告通靠。《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11)于时保之二句:《诗经·周颂·我将》:“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于时,郑玄笺:“时,是也。”保之,郑玄笺为:“得安文王之道。”江永《近思录集注》卷二引朱熹注为:“畏天以自保。”翼,小心翼翼。《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郑玄笺:“小心翼翼,恭慎貌。”

(12)乐且不忧二句:乐且不忧,《易传·系辞上》:“易与天地准……乐天知命,故不忧。”纯乎孝者也,《左传·隐公元年》:“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赐尔类。’其是之谓乎!”所引诗见《诗经·大雅·既醉》。杜预注:“纯,犹笃也。”

(13)违曰悖德二句:《孟子·梁惠王下》:“贼仁者谓之贼。”

(14)济恶者不才二句:济恶,助长为恶。不才,没有才能。《史记·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皡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檮杌。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践形,体现出人的天赋品质。《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赵岐注:“圣人内外文明,然后能以正道履居此美形。”践,实现;实行。惟肖,《尚书·说命上》:“说筑傅岩之野,惟肖。”肖,相似。《说文》:“肖,骨肉相似也。”此处即专指子对父的相似。

(15)知化则善述其事二句:二“其”字都指天地乾坤而言。天地乾坤所做之事为化育,所存之志为神妙的天机,圣人继承其事其志犹如孝子继承父母。穷神、知化,语出《易传·系辞下》:“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16)不愧屋漏为无忝二句:不愧屋漏,语出《礼记·中庸》,原文作:“《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所引诗见《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意为诸侯卿大夫觐见助祭,屋漏为宗庙的西北隅,不愧意为有神见己所为而己不惭愧。无忝,《孝经·士章》:“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所引诗见《诗经·小雅·小宛》。忝,羞辱;有愧于。存心养性,《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匪懈,《孝经·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性不敢行。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所引诗见《诗经·大雅·烝民》。夙夜,早晚;夙,早。匪懈,不懈;匪同非。

(17)恶旨酒二句:恶旨酒,《孟子·离娄下》:“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意为禹不喜欢美酒,而喜欢有益的话。崇伯子,夏禹之父鲧封于崇,史称崇伯,崇伯子即夏禹。顾养,顾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孟子·离娄下》:“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18)育英才二句:育英才,《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颍封人,即颍考叔,曾任颍谷封人。春秋时郑国人,以事母至孝著称,《左传·隐公元年》有记载。赐类,永赐尔类的简称。

(19)不弛劳而厎豫二句:不弛劳,勤劳不松懈。弛,本义为放松弓箭,引申为松懈、延缓、减弱。厎豫,致使其快乐。《尔雅》:“厎,致也。豫,乐也。”舜其功也,意为这是舜所获得的成功。史称舜事其父瞽瞍至孝,《大戴礼记·五帝德》:“舜之少也,恶悴劳苦,二十以孝闻乎天下。”《孟子·离娄上》:“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20)无所逃而待烹二句:申生,春秋时晋献公太子,晋献公宠爱骊姬,申生为其所僭,自经而死。文中所说“待烹”,犹言待死,并非确指。恭,申生死后的谥号,《谥法》:“敬顺事上曰恭。”事见《国语》及《左传》。《礼记·檀弓上》:“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曷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曷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21)体其受而归全者二句:体其受,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归全,保全身体,归之于父母。参,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孝经》均为其所作。《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又《礼记·祭义》:“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22)勇于从而顺令者二句:勇于从而顺令,勇于顺从父母的旨意。伯奇,古代孝子。《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高宗以后妻杀孝己,尹吉甫以后妻放伯奇。”尹吉甫为周宣王大臣。《汉书》卷七十九颜师古注引《说苑》:“前母子伯奇,后母子伯封,兄弟相重。后母欲令其子立为太子,乃僭伯奇,而王信之,乃放伯奇也。”

(23)富贵福泽二句:福泽,福利恩泽。厚生,生计温厚,丰衣足食。《尚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24)贫贱忧戚二句:忧戚,忧虑烦恼。戚,忧患;悲哀。庸,用;以;乃。玉汝于成,爱护而使之有成就。张伯行《近思录集解》卷二:“盖以玉必琢而后成,拂乱乃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61所以增益,而劳苦即所以全爱也。”

(25)存吾顺事二句:存,生存。顺事,顺从天地之事。没,通“殁”,死亡。宁,安宁。

《东铭》新注

张京华 注

戏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1)。发乎声,见乎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2)。欲人无己疑(3),不能也。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4)。失于声,缪迷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5)。欲他人己从(6),诬人也。或者以出于心者,归咎为己戏。失于思者,自诬为己诚(7)。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出汝者(8)。长傲且遂非,不知孰甚焉(9)!

【新 注】

(1)戏言出于思也二句:意为平日偶然戏谑的话本是出于心中的思想,平时偶然戏谑的举动本是出于心中的谋虑。

(2)发于声四句:意为由声音发出来,由四肢显现出来,还认为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这是不明。四支,即四肢。

(3)无己疑:即无疑己,意为不怀疑自己,为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4)过言非心也二句:意为这些过分的言论本不是人心所固有,过分的举动本不是人的诚心所应该如此。过,过分;过差。

(5)失于声四句:意为既已有过失在口中的发言,有纰缪迷乱在四肢的举动,却认为自己本应当如此,就是自诬他的本心了。缪迷,纰缪迷乱。

(6)己从:即从己,为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7)或谓出于心者四句:意为有人认为自己的言论举动虽然是出于本心的,但自己的过失却是出于一时的随意戏耍;又认为出于随意戏耍所以有失于认真的思考,而自己的本心其实并未丧失真诚。

(8)不知戒其出汝者二句:意为不知道儆戒出于你本心的言论,却归罪于自以为并不出于你的本心的随意戏耍。

(9)长傲且遂非二句:意为骄傲的习气将日益增长,并且错误将一直延续下去,没有比这更不明智的了。长,助长;增长。遂,因循;顺着。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是什么意思?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是什么意思 兵不在多而在精是谁说的 兵在精而不在多 什么意思 具体点啊 香港连续剧《难兄难弟》里面的所有插曲的名字是什么? 新难兄难弟里面的歌曲 新难兄难弟里梁朝伟唱的那首歌叫什么啊 电影新难兄难弟中的英文歌同梁家辉唱的歌叫什么名?? 急急急!! 跪求一篇关于【对当前房价的分析】的(学术)论文... 100分急求一篇关于房地产发展的论文 急求一篇关于未来房地产发展趋势的论文 具体内容是未来是会变好... 求一篇关于房地产的毕业论文!15000字左右!有重谢! 鼠年有哪些吉祥四字词语呢? 鼠年有什么吉利的4字成语,四个字的哦!!! 2020年 鼠年有哪些四字的吉祥成语? “鼠年祝福语”四字成语有哪些? 烦请大神帮忙则个· 张载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请问谁有《怀疑与学问》《说“勤”》《理想的阶梯》这些文章的原... 张载的短文《西铭》,为何能历代传颂不衰? 出尔反尔是什么意思 和趋势有关的成语 带有趋势的成语 形容“趋势”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趋势的成语 关于书的`成语 关于书的成语大全 有关于书的成语大全 关于读书的成语 为什么世上痴情女子总是遇上负心汉? 为什么自古以来都是痴情女子负心汉? 世上什么痴心女子什么什么负心汉 世人都说痴心女子 负心汉` 为什么负心女子 痴情汉 ?谢谢了... 见死不救应该受到哪些处罚? 菜馆老鼠很多,有什么好的处理办法? 仓库、餐厅的老鼠怎么灭治? 饭店耗子多用什么办法抓好 餐厅灭老鼠有什么好办法 房什么屋什么成语 房什么屋什麽成语 房()屋()什么成语 屋的成语有哪些 “吃亏就是占便宜”有没有道理 帮忙找一篇3分钟左右的演讲稿啊~~~~什么都行 要有哲理性 怎么理解“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句话? 以诚信为主题的三分钟演讲稿 生活中如何面对强词夺理的人? 对付强词夺理的人怎么办 怎么对待强词夺理的人 怎么对待强词夺理的人? 离骚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到“岂余心之可惩”的翻译 求《离骚节选》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求离骚,人教版原文,第一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最后一句是岂余心... 《离骚》的翻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