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成语 青红皂白
发音 qīng hóng tóu bái
解释 ①比喻是非、好歹。②比喻底细、情由。③犹言水落石出。
不分辨是非对错
不分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原委、来龙去脉、是非曲直。又作“不问青红皂白”。
出自《诗·大雅·桑柔》“匪言不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释义:“不是我们不能说,胡人为何顾忌制心惶惶?“汉朝郑玄笺回答:”胡人所说的话语,贤明的人能分辨其中的是非曲直,不会不分是非、不问情由的。“
皂:音造,黑色。
扩展资料
不分zhidao青红皂白的反义词:是非分明。
发音:shì fēi fēn míng
释义:正确与错误分得非常清楚。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意思是:所以道德才智极高的人会广泛地观察事情的始末,用尽一切力量去完成事情,并且是与非分得非常清楚。
示例:他处理问题上一向是非分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分青红皂白
解释】: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来龙去脉、是非曲直。
【出处】:明·无名氏《梁山七虎闹铜台》:“也不百管他青红皂白,左右!且拏一面大枷来,把他枷着送在度牢中再做计较。”
【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妈妈和哥哥且别叫喊,消消停停的,就有个青红皂白了。”艾芜《南行记》:“头发胡子一把抓,全不分青红皂白。”
【近义词】:是非曲直、内是非黑白
【反义词】:是非分明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例句】:他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了我一下
青和红、皂和白、黄和蓝等均互为补色,对立容色
不分青红皂白
[拼音]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释义] 皂:黑色zhidao。版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权“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