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画饼充饥这个词眼,更是醒目。也不清楚,这个画饼充饥,到底是好的意思,还是来不好的意思。
现在的生活和工作上,不缺乏画饼充饥的事情,人们往往一开始的时候,对于这块饼,充满了希望,在奔向它的路上,总是自充满激情,效率极高。但是走到尽头,却总是发现,得到的只是一些芝麻小粒,难免失望,经历的多了,热情被消磨,就没了然后。
激励是好的,在当今的社会上,没有背景的人上进的知人们,说多也挺多,说少也挺少。但是肯定的是,没有人不想得到更好的生活。每人都希望通道过自己的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得到一定的成果。为他人做嫁衣自是不愿意,画饼充饥可是这样些个道理。
画饼充饥
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来
寓意:人需要一个寄托,但不能把虚假当作现自实
【解释】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慰。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近义词】zhidao望梅止渴、指雁为羹
【反义词】名副其实
文言文《画饼充饥》的寓意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原文:
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636f70797a64364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尔。选举莫取有名,如画地做饼,不可啖也。”
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近退,故真伪混杂,虚实相蒙。”
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
——选自《三国志·魏志》
“画饼充饥”和另一句成语“望梅止渴”,不但含义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对仗工整。更有一点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画饼充饥”这句话却出于曹操的孙子曹睿。 曹睿是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二代君王。他有个最亲信的大臣,名叫卢毓(yu)。《后汉书·卢毓传》记载,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1] (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从曹睿的这句话,后来就产生了“画饼充饥”这句成语。唐朝李商隐在他的《咏怀诗》中,引用过“画饼”一语,说:“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宋朝苏轼的《二王书跋》也引用过这句话:“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传灯录》也有此语:“画饼不可充饥。”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是虚而无实,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