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意思是: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逍遥游》。
节选如下: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如下:
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
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e68a84e8a2ad7a64331“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作品赏析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从“有所待”达到“无所待”的精神境界。《逍遥游》中庄子运用了许多寓言来表述逍遥游的内涵,揭露世俗“有待”的表现。首先,庄子指出,大舟靠着积水之深才能航行,大鹏只有“培风”才能翱翔,因此他们都是“有所待者”。
再如,庄子认为宋荣子的思想仍然处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局限并没有完全超越世俗定“内外”和辩“荣辱”的纷争,只是在这种纷争中不动心,因而不是真正的“无待”。庄子批判了世俗的有所待,提出了追求无待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指出了从“有待”至‘无待”的具体途径。
在庄子看来,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摆脱一切外物之累从“有待”达“无待”体会真正的逍遥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逍遥游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有一种菌类在早晨萌发,到傍晚就枯萎,只活一百天,因此它不知道一个月是什么样子的;蟪蛄这种蝉在夏初出现,到夏末就消亡了,只度经历一个季节,因此它不知道一年四季是什么样子的。朝菌: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朔: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蟪蛄:蝉类,夏初出生,夏末死亡。春秋:一年四季。
这两句话不是诗词,出自《庄子•逍遥游》这篇散文,说明了小智比不上大智内,短命比不上长寿的道理。上下文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容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意思: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
该句诗的出处庄子的《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扩展资料:
1、朝菌【解释】:朝,清晨。朝菌,一名大芝,朝生,见日则死,某些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借喻生命极为短暂。
2、蟪蛄【解释】:(Platypleura kaempferi)(汉语拼音:huì gū) 又名“知了”, 昆虫种名。所属类别:同翅目 蝉科,分类:蝉科/半翅目,翅两对,前后翅均为膜翅,口器为刺吸式。
3、作者简介: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8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