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琳琅故事会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着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还有个成语"望梅止渴”,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
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
扩展资料:
出处《后汉书·卢毓传》,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61作饼,不可啖也!(注释: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成语“画饼充饥”是指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汉字】画饼充饥
【读音】 huà bǐng chōng jī
【解释】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慰。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
【近义词】望梅止渴、指雁为羹、无济于事
【反义词】名副其实
【谜语】饼干图
【英文】feed on illusions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画饼充饥
语出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释义: 画的意思就是用一个物体来表示另一个物体,充饥就是用一个你有的当做是你想要而又没有百的。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典故: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度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
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版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权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