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是自由经济的时代。只要你有钱,就可以做点生意致富,然后娶妻纳妾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
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飞鸟尽,zd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贵极反贱,专贱极反贵。(贵的商品要像粪土一样快快抛出,贱的商品要像珍宝一样快快买进.)
夏则属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1、范蠡经商《三谋》包括:《人谋》、《事谋》、《物谋》。
2、《人谋》
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
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
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要勤,懈怠滞本金。
3、《三略》 包括《货略》、《价略》、《市略》
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范蠡主要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范蠡说的价格原理,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物极必反的规律,“贵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30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经营商业的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他说,如此“则币欲其行如流水。”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商圣的只有三个人,而范蠡便是其中一个,本是著名的军事家,学富五车,知晓天文地理等,是为才子,为越王勾践所用,后功成身退,隐居于市,一边耕作荒田,一边白手经商,几度称为富甲一方的人物,且仗义疏财,深受好评。
范蠡画像
范蠡在成功帮助勾践灭了吴国重振越国后,便向勾践辞官隐退,是一个非常有远见之人,而在那个时代“士”为首,“商”为末,范蠡从官场退出心甘情愿的沦为地位最低的商人。故其一生辉煌政绩,却因为弃官从商的事情使其不能与历史名人同入史册。
范蠡从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非常的别具一格,懂得占有先机,他认为在商场上要非常有眼力见方能获得商机,也因为如此,范蠡在隐居的近二十载岁月中,曾三次聚财千金乃至万金,成为富甲一方。而范蠡是位仁德之人,他将所得之财均散尽以支助他人,钱财犹如身外物,对范蠡来说可得之也可散尽,甚是自在。
范蠡还是我国民间四大财神之一,是为“文财神”,他在商业领域上的作为更是带动经济发展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9,促进商业流通,他不仅有深邃的经济思想还发明了秤的度量单位,特别注重消费者的感受,会结合其特点进行售卖。范蠡不仅涉猎农业,鼓励耕种,还对养鱼业有深刻的见解,因此范蠡还有“陶朱公”之称。
范蠡经商故事
范蠡是我国的商圣,在经商之道上很有见解,颇有才能,本是勾践身边的谋士,辅佐其雪耻复国,成为一大功臣,后识时务为俊杰,弃官从商,走上以财济众的道路,为后人瞻仰。
范蠡雕像
范蠡在经商上颇有自己的见解,也正是因为他拥有独特的经济头脑使其成功赚取万贯钱财。范蠡发现在买卖的过程中,因为没有计量之物,很多时候不能做到公平买卖,于是便产生了制造一种可以计量的工具。一天回家途中,范蠡发现一位农夫打水的方式,一边用木桩竖立在井边,一根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另一头则吊着木桶,另一边绑着石块,这样一上一下,既方便又省力。
于是范蠡便回去仿造它做了一杆秤,利用吊盘、细绳和鹅卵石,还因此花了数个月思索出标记的东西,以此为计量单位,那便是使用天上的星宿,还为了避免贪利的商人缺斤少两,加上“福、禄、寿”的计量单位,以此来告诫他们,于是这个秤便流传至今。
且说粮食一直是最大的销售市场,范蠡很好的掌握了粮食收获的规律,根据每年的季节气候来判断产量,因此范蠡就在丰收之时大胆收进粮食,收进的粮食也不怕囤积,等待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就尽量抛售,也不怕没有进货机会。这样一来范蠡不仅腰包大涨,也抑制了物价夸张浮动,使农民不被丰年和灾年影响过大。
范蠡名言
范蠡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本为楚国人,为实现抱负投奔越国。自幼贫困,但博学多才,从一个普通农民成功跃升为一代上将军,最后成为拥有家财万贯的商人,因而闻名天下,为现如今民间跪拜的“文财神”。
李光洁饰演的范蠡剧照
而范蠡的一些经济之道,商业理念很是先进,就算放到如今不论是从商还是治国均有一定影响,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欣赏范蠡名言吧。
“贵出如粪土,贱入如珠玑。”
这句话是范蠡经商常用的理论,讲的是当有些货物的价格上涨的很高的时候,切记要对待它犹如粪土,毫不吝啬的将其卖掉;反之,若价格下跌的多的时候,要待它如珠宝似的,大胆的买进。
范蠡很是看中物品的价格变动,正如它看见竹子和芦苇很便宜无人购买,他便以极低的价格将这些全买下来,然后制成扫帚或芦苇席等物再以适当的价格卖给百姓,从中获取利润,这也是范蠡的生财之道。
“夏则资皮,冬则资纱,旱则资船,水则资车。”
这句话的意思是商人要有看准商机的双眼,要准备早于人们需要的东西,正如夏天非常炎热的时候就要准备冬天的商品,在冬天冰雪寒冷时就要准备夏天之物。就算是大旱天时也要准备发生水灾时所需的船只,水灾时要买车辆避免旱灾的出现。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防患于未然,商人永远要先掌握商机,要在出现这个市场之前就先准备好,那才是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