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汉族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汉族先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扩展资料:
春节: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636f7079e799bee5baa6333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 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除吃元宵外,各地汉族民间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地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等。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检举 | 2012-10-16 18:19 香凝之缘
| 四级 芝麻开花/节节高。
兔子尾巴/长不了。
偷鸡不着/ 蚀把米。
外公死儿---没救[舅]
皇帝的脑壳---芋头zd[御头]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瞎子点灯---白费啦[蜡]
稿帘子挂壁头---不象话[画]
猫抓蓑衣---脱不了爪爪
狗咬内耗子---多管闲事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赶鸭子---呱呱叫
狗屎糊鞭---文[闻]也文[闻]不得,武[舞]也武[舞]不得
耗子啃书---咬文嚼字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耗子滚潲缸---忍气又吞酸容
耗子爬称杆---自称
猴子扳包谷---扳一个,丢一个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卖凉粉---人材没有,飨料还齐全
茅厕头丢炸弹---激起了公愤[粪]
竹蓝打水/ 一场空。
猴子看书/假斯文。
猪的脑壳/不开窍。
狗咬尿泡/空欢喜。
灯蛾扑火/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