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先从字面意思翻译吧
晦朔的意思是一天或者一月(两种解释都说得通,文中应该是指第一种),晦指的是每个月最后一天,朔指的是每个月的第一天。
春秋就是春天和秋天,代指一年的时光。
原文的意思就是,早晨发起来的菌子不知道什么叫一天(朝发copy夕死,生命只有一天);蟪蛄(虫的名字)不知道什么叫一年(百春生秋死)。
原文正解是第二种。庄周之所以这么说,是要阐明人生苦短,要及时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人生至高境界的道理。
(此为追加)不过看楼上说的也有道理,因为这句话是有前句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样看来,第一种解释(目光短浅)也能说通,但综合下度文,还是第二种比较适合(其实也不怎么好),我的理解是,不管大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庄子虽然说“不及”,但心中并未有其优劣。庄子的文字就是比较朦胧,比较难懂,大家都有各自的解释。
意思: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
出自: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逍遥游》
原文节选: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释义: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
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1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逍遥游
朝菌是朝生夕死,所以它不知道阴历的月初(朔)月底(晦)。蟪蛄过不了冬,所以不知春秋。
意指生命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