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 眚
shěngㄕㄥˇ
◎ 眼睛生翳:目~昏花。
◎ 过错:“不以一~掩大德。”
◎ 灾难,疾苦:灾~。
◎ 古同“7a64e78988e69d83365省”,减省。
详细字义
--------------------------------------------------------------------------------
◎ 眚 shěng
〈动〉
(1) (形声。从目,生声。本义:眼睛生翳( yì)长膜)
(2) 同本义 [cataract]
眚,目病生翳也。——《说文》。?
目眚昏花烛穗垂。——范成大《晚步宣华旧苑》
(3) 又如:眚目(眼病之一。眼睛生白翳)
(4) 通“省”。削减 [decrease]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七曰眚礼。——《周礼·地官·大司徒》
词性变化
--------------------------------------------------------------------------------
◎ 眚 shěng
〈名〉
(1) 过失 [unfortunate mistakes]
眚,过也。——《广韵》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眚灾(亦作“眚烖”。因过失而造成灾害)
(3) 日食 [eclipse]
非日月之眚。——《左传·庄公二十五年》。注:“月侵日为眚。”按,犹目之有翳也。”
(4) 灾异 [catastrophe;calamity]
虞我国眚,窥我利器。——潘岳《关中》
(5) 疾苦;病 [hardship;pain]
勤恤民隐,而除其眚。——张衡《东京赋》
【ZDIC.NET 汉 典 网】
一、眚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5的拼音shěng。
二、释义:
1、眼睛长白翳。
2、过错:不以一~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古又同“省(shěng)”。
三、眚的部首:目
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相关组词:
眚厉 、黄眚 、眚目 、避眚 、天眚 、韬眚 、肆眚 、眚愆 、目眚 、过眚 、眚期 、青眚 、瑕眚 、眚妖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ノ一一丨一丨フ一一一
二、笔顺读写:撇、横、横、竖、横、竖、横折、横、横、横、
三、词组释义:
1、眚厉[shěng lì]
灾害疾疫。
2、黄眚[huáng shěng]
预示灾异的黄色物象。
3、眚目[shěng mù]
眼病之一。眼睛生白翳。
4、避眚[bì shěng]
旧时的一种风俗。于死者回煞之期,死者家属举家外出以避。
5、天眚[tiān shěng]
天灾。古代天人相应之说,以地震、风雷、星变、日食等,皆为上天垂戒,视为灾异。
6、韬眚[tāo shěng]
谓不再为患。
7、肆眚[sì shěng]
宽赦罪人。
8、眚愆[shěng qiān]
减罪。眚,通“省”。
9、目眚[mù shěng]
眼病之一。目生翳。
10、过眚[guò shěng]
过失;缺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眚
首先解释一下,原文的缘并非如今所说的众生之间的牵连(如缘分),这里的缘是指凡是能让我们六识产生境相之物(其实其本相虚无,并非事物,并无体性。但可以简单理解为生活中各种事物。比如山河大地,花花草草zhidao,都是真心所变现出来的缘。)
下面解释句子: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以攀缘心为自性者。
第一种心,是无始劫来使你产生生死轮转的根本, 这便是你如今以为是你真心的妄心
(众生本无生死,之所以有生死妄想是由于众生以妄心为真心。 之说以将妄心叫做攀缘心,是因为此心必须依附尘相(缘)而有,离开尘专相别无体性。)
二者,无始菩提属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第二种心,是无始劫来都安住于菩提涅槃本初便清静之物。即使如今你的,六识之精、本初元明的真心。这真心能变现所有尘相(缘)。若将尘相一一剥离开,所以留下来别有全性之物便是真心。
“眚shěng”指过失犯罪,“非眚”指故意犯罪;惟终指惯犯,非终指偶犯。(西周时法律名词)
王曰:“呜呼!封,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66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1] (《尚书·康诰》)
1、眚指过失,非眚指故意,惟终指惯犯,非终指偶犯。(西周时法律名词)
2、反映了西周的定罪量刑,是量刑的一种区分。
眚
拼音: shěng
注音: ㄕㄥˇ(三声)
笔画数:10
部首:目
郑码:MCL
统一汉字U:771A
GBK:EDF2
五笔输入法:tghf
笔顺编号:3112125111
基本字义
⑴眼睛生翳:目~昏花。
⑵过错:“不以一~掩大德”。
⑶灾难,疾苦:灾~。
⑷古同“省”,减省。
详细解释
眚<;动>
shěng
⑴ (形声。从目,生声。本义:眼睛生翳(yì)长膜)
⑵ 同本义 [cataract]
眚,目病生翳也。――《说文》。挚
目眚昏花烛穗垂。――范成大《晚步宣华旧苑》
⑶又如:眚目(眼病之一。眼睛生白翳)
⑷通“省”。削减 [decrease]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七曰眚礼。――《周礼·地官·大司徒》
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易经·复卦》
注:过失犯罪在西周被称为眚
词性变化 眚<;名>
shěng
⑴ 过失 [unfortunate mistakes]
眚,过也。――《广韵》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⑵ 又如:眚灾(亦作“眚烖”。因过失而造成灾害)
⑶ 日食 [eclipse]
非日月之眚。――《左传·庄公二十五年》。注:“月侵日为眚。”按,犹目之有翳也。”
⑷ 灾异 [catastrophe;calamity]
虞中国眚,窥我利器。――潘岳《关中》
⑸ 疾苦;病 [hardship;pain]
勤恤民隐,而除其眚。――张衡《东京赋》
注【中医名词】眚(shěng,音省)
①灾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胜复之气,其常在也,灾眚时至。”
②眼睛生翳。《说文·目部》:“眚,目病生翳也。”宋·范成大《晚步宣华旧苑》诗:“归来更了程书债,目眚昏花烛穗垂。”
③泛指病证。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九:“眚,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