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未雨绸缪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èi yǔ chóu móu,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引证于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防患于未然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fánɡ huàn yú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35 wèi rán,意思是指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引证于现代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最可笑的是他们对于已经错定的,无可如何,毫无改革之意,只在防患未然,不许‘新错’,而又保护‘旧错’,这岂不可笑。”
扩展资料:
相关成语典故: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为了安抚商朝遗民,他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朝歌做诸侯,同时又把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别封在武庚的东面、西面和北面,以便监视他。
武王的弟弟周公以及太公、召公等帮助武王灭商立了大功,武王就把他们留在京城辅政,其中周公最受信任。
两年后,武王得了重病,大臣们焦虑万分。周公特地祭告周朝祖先,表示愿意代哥哥去死,请先王保佑武王恢复健康,祭毕,周公把祝辞封存在石室里,严令史官不得泄密。
事有凑巧,周公祝祷后的第二天,武王的病开始出现转机,周公和其他大臣都十分高兴。但不久,过度的操劳使武王旧病复发,终不治身亡。年幼的太子姬诵被拥立为王,史称周成王,周公受武王遗命摄政。
周公的摄政引起了管叔等人的不满。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摄政是为了篡夺王位,从而引起了成王的怀疑,周公百口莫辩,离开了京都。
不甘心商朝灭亡的武庚见周氏兄弟之间出现了矛盾,就派人去联络管叔等,挑拨他们与周公的关系,同时积极准备起兵叛乱。
周公经过两年的调查,终于查清了谣言的来源,知道了武庚准备叛乱的情况。他十分焦急,便写了一首名为《鸱鸮》的诗给成王。
诗的大意是:鸱鸮啊鸱鸮,你夺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毁掉我的窝!趁着天未下雨,我要剥下桑根的皮修补好门窗,我的手已发麻,嘴已磨损,羽毛也将落尽,可是我的窝还在风雨中飘摇!
这首诗以母鸟的口吻,反映了周公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但年轻的成王并未能了解周公的苦心,对此无动于衷。后来,成王无意中在石室里发现了周公的祝辞,深深为之感动,就立即派人把周公请回镐京。
周公回京后,成王派他出兵征讨三叔和武庚。周公足智多谋,很快平息了叛乱,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后来,人们便用“未雨绸缪”这个成语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雨绸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患于未然
1、“防患于未然”意思是: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2、“未雨绸缪”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防患于未然 [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
释义: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翻译:君子应该经常想一想有什么尚未形成的危害,并且及时防止危害发生。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一、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释义: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宋胡安国《春秋传·文公九年》:“故至而特书,以示防微杜渐之意,其为世虑深矣。”
翻译:所以特意来写信,以显示防微杜渐之意,他们天下格局考虑很深。
二、有备无患[yǒu bèi wú huàn]
释义:是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出处:《文明小史》第四十三回:虽然现今没有事情,然而我们总是防备的好。自古道:“有备无患”。
三、未雨绸缪[wèi yǔ chóu móu]
释义: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5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出处:明朝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翻译:应该在没有咸鱼的时候就先修缮房屋门窗,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到要挖井。
四、曲突徙薪[qū tū xǐ xīn]
释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防患于未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患于未然
“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的意思如下:
1、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
出处:先秦孔子《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译文: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例句:为了迎战本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未雨绸缪,加紧训练。
2、防范于未然: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也作“防患于未然”。
拼音:fánɡ fàn yú wèi rán
出处:《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译文:君子当思谋远虑,事成之后,就要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弊端,防范于未然,做好预防措施。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在事故发生前防范。
近义词:防微杜渐、有备无e68a84e8a2ad7a64338患 、未雨绸缪、曲突徙薪
例句:春季到来了,各单位应做好消防工作,防止火灾的发生,使其防范于未然。
扩展资料
一、未雨绸缪反义词:亡羊补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牢:牲口圈。
出处:汉朝刘向《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译文:在一些羊逃跑之后,立即去补修羊圈,也还不算太迟。
例句:他们单位昨天发生失盗后,领导立即亡羊补牢,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近义词:见兔顾犬、知错就改
反义词:后悔莫及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知错就改。
二、防范于未然的反义词:江心补漏
拼音:jiāng xīn bǔ lòu
释义: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指临到紧急关头才设法补救,为时已晚。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八折:“凭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后悔,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
译文:到时临到紧急关头才设法补救,为时已晚。,怨谁也没用,做事前要考虑好免得后悔,我也劝不了你,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
近义词:悔之莫及、临渴掘井
反义词:有备无患、防微杜渐
例句:事态已严重到了这种境地,你再怎么补救也是江心补漏,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