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回肠荡气
【拼音】:huí cháng dàng qì
【解释】: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示例】:就令有悲哀底景闪过他们的眼前,他们坦率的心怀也能将他融和,使他再没有~底力量。 ★朱自清《读〈湖畔〉诗集》
【近义词】:沁人肺腑、扣人心弦、回肠伤气
【语法】:作谓语、定语;比喻音乐文章感人之深
回肠伤气
【拼音】:huí cháng shāng qì
【解释】: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8”李善注:“言上诸声,能回转入肠,伤断人气。”
【近义词】:回肠荡气、回肠结气
【语法】:作谓语、定语;比喻音乐文章感人之深
回肠结气
【拼音】:huí cháng jié qì
【解释】:回:回转。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上卷:“其词凄丽妍约,情不自胜,令人诵之回肠结气,几欲掩过纳兰容若。”
【近义词】:回肠荡气、回肠伤气
【语法】:作谓语、定语;比喻音乐文章感人之深
回肠荡气
回肠荡气
开放分类: 成语、文化、典故、俗语、词汇
释义 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抄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百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示例 就令有悲哀底景闪过他们度的眼前,他们坦率的心怀也能将他融和,使他再没有~底力量。(朱自清《读〈湖畔〉诗集》)
近义词 荡气回肠 回肠伤气
哀声叹气 唉声叹气 嗳声叹气 暗气暗恼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不声不气 才短气粗 才高气清 才气过人 才气无双
财大气粗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长吁短气 朝气蓬勃 沉声静气
沉心静气 乘势使气 齿少气锐 出词吐气 出言吐气
串通一气 吹气如兰 吹气胜兰 垂首丧气 垂头丧气
春风和气 辞严气正 粗心浮气 大气磅礴 胆粗e68a84e79fa5e98193336气壮
胆壮气粗 荡气回肠 低声下气 低声哑气 低首下气
低头丧气 敌力角气 恶声恶气 分形共气 分形连气
分形同气 负才任气 负才使气 负材任气 负气斗狠
负气含灵 负气仗义 怪声怪气 沆瀣一气 好声好气
浩气长存 浩气凛然 浩然之气 和气生财 和气致祥
横眉吐气 喉长气短 徊肠伤气 灰心短气 灰心丧气
灰烟瘴气 回肠荡气 回肠伤气 疾言厉气 剑气箫心
降心下气 娇声娇气 矜才使气 矜功负气 酒色财气
居移气,养移体 鞠躬屏气 亢心憍气 咳声叹气 老气横秋
理直气壮 连枝同气 敛容屏气 敛色屏气 敛声屏气
林下风气 明公正气 目指气使 暮气沉沉 年壮气锐
弄性尚气 怒气冲冲 怒气冲天 怒气填胸 赔身下气
平心定气 平心静气 平心易气 屏气敛息 屏气凝神
屏气慑息 屏气吞声 屏声静气 屏声息气 气充志骄
回肠荡知气:【基本解释】: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拼音读法】:huí cháng dàng qì
【使用举例】:就令有悲哀底景闪过他们的眼前,他们坦率的心怀也能将他融和,使他再没道有~底力量。(朱自清《读〈湖畔〉诗集》)
【近义版词组】:沁人肺腑、扣人心弦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音乐文章感人之深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权,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