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顿字开头的成语
顿开茅塞
dùn kāi máo sè
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意思: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顿口无言
dùn kǒu wú yán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四回:“王庆被范全说得顿口无言。”
意思: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顿口拙腮
dùn kǒu zhuō sāi
出处:
意思: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顿首再拜
dùn shǒu zài bài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e68a84e799bee5baa6336》:“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意思: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顿学累功
dùn xué lěi gōng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意思: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顿足不前
dùn zú bù qián
出处:
意思:停顿下来不前进。
顿足捶胸
dùn zú chuí xiōng
出处: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七回:“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
意思: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树碑立传: 树:树立;传:传记。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树大招风: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66起麻烦。
树欲息而风不停: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欲静而风不停: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欲静而风不宁: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上开花: “三十六计”之一。亦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
树高招风: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同“树大招风”。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树德务滋: 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树倒猢狲散: 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树倒根摧: 树干倾倒,树根毁坏。比喻人年迈体衰。
树大根深: 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树倒猢孙散: 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树元立嫡: 指立嫡长子为储君。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树同拔异: 指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树俗立化: 树立风俗教化。
你好!很高兴为你答疑解惑。
顿”字开头的成语:
顿挫抑扬 顿zhidao腹之言 顿纲专振纪 顿脚捶胸 顿开茅塞 顿口无言
顿口拙腮 顿首再拜 顿学累功 顿足不前 顿足搓手 顿足捶胸
顿足搥胸属 顿足捩耳 顿足失色 顿足椎胸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