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鲁迅与林语堂二人的关系,用时下一句流行的话来说,那便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鲁迅与林语堂相识的11年里,鲁迅日记中记录与林语堂相交的次数有127次之多,平均一年有12次,每个月1次。这样的交往,不可谓不多。
那么,鲁迅与林语堂是如何从朋友变成陌生人的呢?二人之间到底有何矛盾?为何林语堂要骂鲁迅是大烟鬼和神经病?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林语堂与鲁迅相见是在一次参加雨丝派的集会时,实话实说,林语堂一开始对鲁迅是没什么好印象的。林语堂在其《八十自叙》中记载道:“他哥哥周树人(鲁迅)可就不同了,每逢他攻击敌人的言语锋利可喜时,他会得意得哄然大笑。他身材矮小,尖尖的胡子,两腮干瘪,永远穿中国衣裳,像个大烟鬼。”(林语堂.林语堂自传1991.115)
鲁迅矮小干瘦的形象是林语堂最初的印象,他认为鲁迅的干瘦是抽鸦片的结果。这种印象或多或少地对后来二人决裂之后,成为了林语堂对鲁迅形象贬低的代称。
林语堂与鲁迅的关系起初还是不错的,1925年北京发生学生集会活动,热血青年林语堂上街声援学生运动,与反动军警发生冲突。林语堂一砖头打破了军警的脸,军警也回敬了林语堂一砖头,林的头上永远地留下了一个疤。
鲁迅在得知林语堂的英勇行为后,对这个后生晚辈大加赞赏,当即给林语堂写信问候,引为同志。
1926年,鲁迅与林语堂同时到了厦门大学任教,二人在厦门大学期间都曾受到排挤,于是同病相怜有过一段患难之情。
二人的决裂是从以下这三件事情开始的: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鲁迅和林语堂都住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滨桥附近。有一天,鲁迅在楼上抽烟,不小心将烟头从楼上扔下将林语堂晒在楼下的蚊帐烧去了一只角。林语堂便开始碎碎念,还大声呵斥鲁迅。
鲁迅比林语堂年长14岁,觉得被小辈这样不给面子的呵斥有点脸上挂不住,于是觉得林语堂小题大做,回应林语堂:“一床蚊帐不过五块钱,你叫个啥,烧了又咋样?”
两人就这样楼上楼下,你一言我一语的怼了起来,彼此心中都很不爽。
鲁迅与林语堂的第二次决裂是一次聚会上,有几位作家是广东人,正在用粤语交谈,林语堂估计是出于开玩笑的心态,于是用英语说了几句。坐在一旁的鲁迅即为不悦对林语堂说:“你是什么东西!难道想用英语来压中国同胞吗?”此话说完,大家都没法吃饭了,林语堂更是满脸通红,尴尬至极。
1929年8月,林语堂与鲁迅发生了最严重的一次决裂。事情的起因是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拖欠了鲁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0迅540块大洋的稿费钱,鲁迅多次上门催债,李老板就是不给。于是鲁迅请了律师准备将李小峰告上法庭,李老板这下着急了不但赔了鲁迅的540块大洋,还请了鲁迅、林语堂到饭店去吃饭。
饭局上,李小峰说了鲁迅的学生张友松的坏话,说张友松故意让他拖欠鲁迅的稿费的。本来林语堂是去陪吃陪喝的,没他什么事。他也不知道张友松与鲁迅的关系,于是就附和了李小峰插了几句嘴,骂了张友松。不料这下捅了马蜂窝,鲁迅认为林语堂与李小峰合伙欺骗他,还把黑锅往张友松身上丢。鲁迅在日记中记到,林语堂当时“鄙相悉现”,二人顿时吵开了锅,这饭没法吃了。
据说二人吵得非常厉害,整个饭店的食客都围过来看二人争吵,二人甚至不顾大师形象,各种畜生等骂人的话都说出来了。
这下彻底没救了,二人从此见面如见陌生人,老死不相往来。
林语堂为此在日记中记道:“八月底与鲁迅对骂,颇有趣,此人已成神经病。”
鲁迅与林语堂二人为何最终走上决裂的道路?主要原因还是性格问题。
鲁迅的性格偏激,尤其看重别人对他的态度。他敏感而有些神经质,别人有时候的无心之说可能会无形之中刺激到他。
他的这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性格的形成与鲁迅的经历有关。
鲁迅小时候家道中落,“几乎是每天,出入质铺和药店里??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在污蔑里接了钱,再回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呐喊》)
一个从小受够了白眼的孩子,心里自然会对社会、对人心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体验。
即使鲁迅成年之后,依然忘不了那段日子带来的伤痛:“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堕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梁实秋在《忆周作人先生》一文中写到“十几岁的少年,由此而形成的人格,不是鲁迅的偏激负气,就是周作人的冷漠孤傲,是件不难想象的事。”(江虹选编.梁实秋散文书房?厨房)
林语堂则与鲁迅相反,从小出生于基督教家庭,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但这也造就了林语堂任性、冲动、碎碎念的性格。
这两种不同性格的人碰在了一起,自然矛盾不可避免。
不过,在鲁迅逝世25年后,林语堂在美国华盛顿演讲时,还对鲁迅给予了高度评价“鲁迅在打倒旧中国这方面是个主将,并且是最好的小说家之一。”
鲁迅636f70797a686964616f334和林语堂从最初的挚友到后来的相别甚欢,可以说这两个人活在彼此的生活中,在鲁迅死后,林语堂评价他“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
无论是鲁迅还是林语堂两个人最开始都是有一定共识的,可以说相见甚欢,但是后来因为两个人的思想立场不同,所以才逐渐地站在了各自的角度去评判对方,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可能理解为,人各有所好,没必要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的别人的身上,做自己想做的就是最好。
可能我个人比较受小学课本影响,对于鲁迅的印象要好过林语堂,就像看电视剧一样,认为鲁迅是一个正面人物,那么和鲁迅唱反调的就应该是反面人物,但是直到去看他们所处的年代,再看他们的观点,就知道了,两个人可以说表面上看上去是关系不好,其实两个人从内心还是比较崇拜彼此的,在那么那个年代,很多人追求的都是精神上的东西,只不过两个人的精神层面不同。
他们都是在以笔战斗,用笔去唤醒沉睡的人们,用笔去直击敌人的胸口,而鲁迅的文字更加的犀利,更加的直接。让读者 从中更多地体会到正义,但是林语堂在当时的时代下,并没有他想象的美好,他想活得简单,但是现实不允许,所以让他对曾经参与的革命感觉到厌烦,这时候他和鲁迅才出现了分歧。
但是从林语堂死后对鲁迅的评价中可以看出,虽然鲁迅一直抨击林语堂,但是两个人还是相互尊敬的,两个人最根本的还是因为间接立场不同,与人本身是没有关系的。
曾经的好友,后由于两种文学道路的分歧,导致关系决裂。
鲁迅与林语堂是因《语丝》相识并结下友谊的。《语丝》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主编是孙伏园和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章川岛等人是刊物的主要撰稿人。
其时,林语堂在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鲁迅在教育部任职,同时兼授北大课程。《语丝》侧重发表文艺类作品,包括杂文、小品、随笔等各类文体,文风活泼辛辣,自成一派。两人惺惺相惜,成为好友。
1932年–1935年是林语堂在中国最活跃,影响最大的几年,他所主编的《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三本杂志,畅销一时,“幽默”,“闲适”成了一时风尚。
但与此同时的是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的兴起,大力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由此引发了鲁迅与梁实秋之间“文学有没有阶级性”的辩论。
扩展资料
林语堂曾说,要做文人,须先做人,同理,要做一个爱国的人,也必须先做人。没有一个连人都做不好的人,而能做好一个文7a64e4b893e5b19e330人,或一个爱国的人。林语堂拒绝依附党派,拒绝卷入政治斗争,并不是不关心政治,不关怀社会。
在他看来,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不是顾问,而是质疑者。一旦成了顾问,也就是所谓国师,那就免不了得为当道谋划献策,林语堂为中国的将来既没有画过蓝图,也没有指出过方向,也没有鲁迅要用文学来为中国人治病的雄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