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二八佳人 二八:指e69da5e6ba907a64333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二八女郎 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二把刀 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二百五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二次三番 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二道贩子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二帝三王 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二而一 一演化为二,二合成为一。指同一事物可以演化为对立的两种现象,对立的两种现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
二分明月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二缶钟惑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二缶锺惑 指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
二杆子 指人的脾气莽撞、火爆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二话不说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二话没说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二惠竞爽 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二流子 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
二龙戏珠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二卵弃干城 卵:鸡蛋;干城:捍卫者。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
二满三平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同“三平二满”。
二开头的成语并举例解释如下 :
二话不说、二道贩子、二旬九食、二三君子、二三其德、二心两意、二八佳人、
二罪俱罚、二帝三王、二八年华、二仙传道、二三其操、二缶钟惑、二十四友、
二姓之好、二人同心、二龙戏珠、二竖为灾、二竖为虐、二三其节、二心三意、
二郎作相、二童一马、二竖作恶、二话没说、二惠竞爽、二意三心、二桃三士、
二并四具、二竖为烈、二分明月、二八女郎、二桃杀三士、二者必取其一、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二者不可得兼、二一添作五、
二卵弃干城、二者必居其一、
成语:二话不说
读音: [èr huà bù shuō]
释义: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出处: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32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例句:来到岸边,二话不说,驾起船,直奔河心。
成语:二三君子
读音: [èr sān jūn zǐ]
释义:犹二三子。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汉书·楚元王传》:“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
例句:六十老翁无所取,~不相遗。
成语:二三其德
读音:[èr sān qí dé]
释义: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出处:《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例句:不失臣妾。既与辑和,何容二三其德?
成语:二八佳人
读音: [èr bā jiā rén]
释义: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出处: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例句:若有二八佳人陪伴前往,再累也值得。
以二开头的成语有:二话不说、二八佳人、二三其德、二分明月、二姓之好等。
一、二话不说 [ èr huà bù shuō ]
释义: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二、二八佳人 [ èr bā jiā rén ]
释义: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出处: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译文:(前来陪酒的)年方十六的俏丽女子用小马拉香车送来了,与美女饮着名贵的好酒,乘着醉意高声唱起了《渭城曲》。
三、二三其德 [ èr sān qí dé ]
释义: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出处:《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译文: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1。
四、二分明月 [ èr fēn míng yuè ]
释义: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出处: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译文: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
五、二姓之好 [ èr xìng zhī hǎo ]
释义:指两家因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出处:《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译文:夫妻双方举行婚礼,就是将两家结合成二姓之好,对上传宗,祭祀宗庙,对下接代,生育后代,延续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