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故事 >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三国演义成语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三国演义成语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1、三足鼎立
成语拼音:sān zú dǐng lì
成语解释: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2、七擒七纵
成语拼音:qī qín qī zòng
成语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3、三顾茅庐
成语拼音:sān gù máo lú
成语解释: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得陇望蜀
成语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
成语解释: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63白。”
5、舌战群儒
成语拼音:shé zhàn qún rú
成语解释: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65:「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相关阅读

  •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三国演义成语

  • 成语大世界成语故事
  • 1、三足鼎立成语拼音:sān zú dǐng lì成语解释: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腹徘”是什么意思? dreeick是什么意思? 人功巧匠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西谚说“要么受制于上帝,要么受制于暴君”?? 如鱼得水―( )―( )―( )成语接龙 ( )——如鱼得水 《三国演义》中歇后语( )如鱼得水 歇后语什么如鱼得水 算子开头的成语接龙大全 垒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凿开头的成语接龙 蛇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帮忙翻译,急~ 帮忙翻译日文 帮忙翻译!很急! 急~~~帮忙翻译一下~~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有关三国演义的成语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返什么归什么出成语 返什么不什么的成语 不什么不什么的成语 不什么反什么成语 电影横冲直撞好莱坞完整版在哪可以看? 电影《横冲直撞好莱坞》完整版在哪里可以看啊? 电影横冲直撞好莱坞完整版在哪可以看 斯里兰卡电影‘横冲直撞’哪里可以看的到啊 赤绳系足有情恩,不用求谋事以成明月夜深丝竹下 静中琴瑟凤凰... 婚姻签:戍宫婚姻 赤绳絮足有恩情;不用求谋事已成;明月夜深丝... 婚姻方面:(赤绳系足有成思,不用求谋事已成,明月夜深丝竹下,... 赤绳系足有情思 不用求谋事已成明月夜深丝竹下 静中琴瑟凤凰鸣... 纷怎么组词? 小学生组词 纷组词有哪些词语 纷的组词有哪些? 九鼎一丝效犬马之劳,山光水色青于蓝什么意思 九鼎一丝效犬马之劳,山光水色青于蓝是指什么 九鼎一丝效犬马之劳,山光水色青于蓝是什么生肖 九鼎一丝效犬马之劳,山光水色青于蓝.是什么生肖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 “川流不息”的“息”是什么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 川流不息什么意思? 跃什么什么成语 跃什么成语 跃的成语有哪些 跃什么纸什么成语 请问一下“方外之士”是什么意思啊? “方外”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将出家人称为“方外之人” 内方外圆是什么意思? “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这里方指的是什么? 稀奇古怪是啥意思? ”稀奇古怪”的意思是什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