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应该是 粉骨碎身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于谦
[注释]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5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应该是写语文书上的,粉骨碎身全不怕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48页:《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
【拼音】:fěn gǔ suì shēn
【解抄释】:指身躯粉碎,牺牲生命。
【出处】:唐·蒋袭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百:“兰孙道:‘相公、夫人正是重生父母,虽粉骨碎身,无可度报答。’”
【示例】:俺不免乘此,到那厮跟前,痛骂一场,出了这口愤气。便~知,也说不得了。 ★清·洪升《长生殿·骂贼》
【近义词】:粉身碎骨、粉道身灰骨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用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