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百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度《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版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权。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焚书坑”及“坑儒谷”遗址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秦始皇想把各国史书和百姓私藏的书给烧掉。(焚书)
在这之知后,又发生了坑儒事件。秦始皇为道求长生不老药,出现了很多儒生版。当他发现这是个骗局时,就把这些儒生活埋于咸阳。(坑儒)
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求采纳,谢谢(*°权∀°)=3
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9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第二年,两个术士(术通述,术士即述士,取自“述而不作”,即儒士,参见刘向《说苑》“坑杀儒士”,又参见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述亦作术)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指"焚诗书,坑术士",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坑儒"一词出处是《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十二世孙)《〈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