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插科打诨
插科打浑亦作撒科打浑
科: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指穿插在戏曲表演中能使观众发笑的表演与道白 。也泛指引人发笑的动作与言谈。
震撼人心正确,插科打浑不对,应该是诨,截然不同正确
【解释】:科:指古典戏曲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30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出自】:明·高明《琵琶记·报告戏情》:“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释义】:不要做一些奇怪的动作引人发笑,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泛指开玩笑逗乐
扩展资料:
【近义词】油腔滑调、油嘴滑舌、嘻皮笑脸、谈笑风生、插科使砌、打诨插科
【反义词】一本正经、不苟言笑、义正言辞、正色庄容、道貌岸然
1、不苟言笑
【解释】: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出自】:战国 孔子《礼记·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释义】:不要登高,不要临深,不随便诋毁他人,不随便嘻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表情庄重、严肃
2、道貌岸然
【解释】: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释义】:又有八九年,成生忽然自己到,黄巾氅穿,但道貌岸。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嘲讽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插科打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