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刚毅木纳近仁,巧言令色鲜仁矣”
刚毅,但说话木讷的人往往有一颗仁慈的心,而那些巧言令色,嘴巴说的好听的人则往往内心很坏。
子曰百:「刚、毅、木、讷、近仁。』
章旨:是孔子列举近仁的资质,勉人努力求仁。
注释
1.刚:公正无欲度
2.毅:果敢坚忍
3.木:性情质朴
4.讷:说话迟钝。讷,音纳
语译:孔子说:公正的人,秉性刚直;果毅的人,立志问坚定;质朴的人,居心笃厚;口纳的人,说话信实。这四种人,资质纯良,和仁道是相近的。
出处答:论语-子路篇第十三章
学而篇
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专
孔子说:花言巧语,表面和善,这种人很少是有仁德的。成语「巧言令色」出於此属
一个人,如果刚强、果断、朴实、谨慎,那么他就快成为仁人了
司马牛,宋国人,是孔子来的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名耕,字子牛。宋司马桓魋是他的哥哥。桓魋有意谋害宋景公,子牛深恐其谋反成功,便是弑君篡位,天下人皆得诛之,谋反失败,也必然召来灭族之祸,忧国源忧兄,陷于两难之境。因而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但又不能明说,乃至鲁国,向孔子问仁。孔子知其问意,便答复:“仁者其言也讱。”讱是难于说出百的意思。度
子牛再问,有话难于说出,就是仁吗?孔子解释,“为之难”,办这件事很难,“言之得无讱乎”,说知这件事岂能不难。此话意在言外。一个人遇到为难的事情,说给人听,无非是求人代办,或求人代出主意,道但如他人无力代办,也不能代出主意,如说出来,便是令人为难,甚至惹出更多的麻烦。基于这样的顾虑,所以,为难之事,不轻易说,这就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