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推测为夏文化的二里头文化第三期发现有青铜鼎;这被认为是青铜礼器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63的源头。到商代,开始出现大量的青铜鼎。[1]毫无疑问,中华文化在源头处便和鼎结下了不解之缘。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主要用于煮肉盛肉(人类学家认为,以鼎食肉是中华民族进步的重要一环,身体发育因此大为增快,大脑也日益发达)。因此,成为宴会、狩猎等场合的必备器具,并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至成为家国宝器。
功能的转变迅速影响到形状的变化。鼎原来形状比较单一。原始社会的鼎均为圆形,作为炊食器皿,圆形也甚合实用之目的。到早商的二里岗时期,出现了青铜方鼎。到商代中晚期,方鼎数量大增,与圆鼎一起成为主要的祭祀礼器。
在圆鼎之外还要制造方鼎,这反映了鼎由实用的食器向象征性的礼器的一个重大转变。因为方鼎在烧火、取食方面远远及不上圆鼎,但是作为礼器,它却由于其特别的象征意义而倍受青睐。这一象征意义取决于商朝人"天圆地方"的天下观(或者说世界观)。[2]当然,演变到后来,方鼎还是圆鼎,已经没有太多的区别,人们更多的是从审美的角度取舍。法学所的法鼎即为圆鼎设计。
鼎在成为祭祀礼器后,意义重大,制作也日益考究,造型凝重,以竭力显示尊严鼎盛的气势。周朝建立后,百家争鸣,风气大开,反映到器皿上,纹饰简练舒朗,饕餮、夔龙、虬等神兽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鼎的铸造工艺复杂,饰纹的丰富和多彩无疑显示了古人高超的智慧。
据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的考证说,鼎上的纹饰是巫祝在祭祀时用来通天地鬼神的,如饕餮、夔龙、虬,都是由生活中的鸟兽人类变化而来。也就是说,鼎的铸造还有为人民祈福的创意。
鼎的祭祀重器的地位,决定了其使用也有着严格的程序和特殊的含义。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也称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春秋公羊传》)。各鼎所盛的肉食也有规定,九鼎盛牛,称为太牢,以下依次类推。后来,列鼎制度废除,但是这一制度赋予鼎权力地位的象征意义却保存了下来。
鼎在成为祭祀礼器之后,很快演化为国之重器,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易经》有云:"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易经?序卦传》)。还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易经?杂卦传》)。这说明在很早的时候,鼎和改朝换代就联系在一起了。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
【白话】乾为天,坤为地,有天地,然后万物才产生,盈满天地之间的,唯有万物,所以乾坤卦后,接着为屯卦。屯的意思是盈满的意思,是万物始生之意,万物刚生下来,必定都是蒙昧的,故屯卦后,接着是蒙卦。蒙的意思,就是蒙昧,亦即是万物在稚小的时候,不可以不养育,所以接着是需卦。需的意思,就是需要饮食的道理,解决饮食的问题,必定有争讼,故接着是讼卦。争讼,必定要纠集众力,引动众力的兴起,所以接着是师卦。
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
【白话】师是众多的意思,众多必定有所比较,所以接着是比卦。比卦,就是比较的意思,比较以后必定使得人们有存畜,所以接着是小畜卦。物质畜积以后,要有条理,以存备之,故需要礼以调理之,所以接着是履卦。履即礼的意思,行礼则安泰,所以接着是泰卦。泰是通泰的意思,万物皆不可能长久的通泰,所以接着是否卦。万物不能终久的否塞不通,所以接着是同人卦。与人相同的,万物必归服他,所以接着是大有卦。有很伟大的事业和成就的人,不可以盈满自负,必须谦虚,所以接着是谦卦。有伟大的成就,而又能谦虚的人,必定能够豫乐,所以接着是豫卦。安逸豫乐的人,必定会委随不振,所以接着是随卦。以喜悦追随人的人,必定会有事,所以接着是蛊卦。蛊的意思是事情多的意思。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剥,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白话】有事然后可以创造大业,所以接着是临卦。临是大的意思,大了以后,才可以有观光的价值,所以接着是观卦。可以观看以后,然后有所取合,所以接着是噬嗑卦。嗑是合的意思,万物都不可以苟且求合,所以接着是贲卦。贲就是修饰的意思,修饰到极点以后,就亨通,而到了尽头,所以接着是剥卦。剥,就是剥落的意思,万物不可以终久的剥落,剥落至极上,则必定返下而生,所以接着是复卦。回复了以后就不会虚妄了,所以接着是无妄卦。
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白话】有了没有虚妄的精神,然后可以存畜很多,所以接着是大畜卦。万物既已畜积以后,然后可以养,所以接着是颐卦。颐是养的意思,不筒豢梢杂兴越幼攀谴蠊浴M蛭锊荒苤站玫某越幼攀强藏浴?簿褪窍萋涞囊馑迹锵萋浔囟ㄓ兴嚼觯适苤岳搿@氲囊馑际歉嚼龅囊馑肌?/p>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39必乖,故受之以睽。
【白话】有了天地以后,然后就有万物的产生;有了万物,就有雌雄男女的分辨,而人类也就产生了;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所以在《易经》有咸卦;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以后,人类愈多,而遂有君臣的名分;有君臣以后,就有上下尊卑的职份;有上下尊卑的职份后,礼义就可以措置实行于其间。夫妇的道理,不可以不长久,所以咸卦后,接着是恒卦。恒就是长久的意思,万物都不能长久的居于其外而不变化,所以接着是遁卦。遁是退的意思,万物不可以终久的退藏,所以接着是大壮卦。物不可以长久的壮大,所以接着是晋卦。晋是前进的意思,前进必定有所伤,所以接着是明夷卦。夷就是伤的意思,受伤于外面的人,必定返回到他家里,所以接着是家人卦。家道困穷的话,必定会乖违,所以接着是睽卦。
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白话】睽就是乖违的意思,乖违必定有灾难,故接着是蹇卦。蹇就是灾难的意思,万物不可以终久的灾难,所以接着是解卦。解,就是缓慢的意思,缓慢必定有所失败,所以接着是损卦。损失而不停止,至不能损失时,必定会增益,所以接着是益卦。增益而不停止,必定有决去的一天,所以接着是夬卦。夬是决去的意思,决去必定有所遭遇,所以接着是姤卦。姤是遭遇的意思,万物相遇了以后,就聚合起来,所以接着是萃卦。萃就是聚合的意思,聚集而上的,叫升,所以接着是升卦。上升而不停止,必有困苦的一天,所以接着是困卦。受困于上的人,必定会返回下面来,所以接着是井卦。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
【白话】井道不可以不革去污姤,所以接着是革卦。革除物质的,没有再比鼎更好的了,所以接着是鼎卦。主持鼎器的人,没有比长子更洽当的了,所以接着是震卦。震是动的意思,万物不可以长久的动,须要让它止息,所以接着是艮卦。艮是停止的意思,物不可以终久的停止,故接着是渐卦。渐是渐渐前进之意,前进必定有所归,所以接着是归妹卦。得到它的归宿的,必定强大,所以接着是丰卦。
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白话】丰是盛大的意思,穷极盛大的人,必定失去它的住所,所以接着是旅卦。旅行于外,而没有收容的地方,所以接着是巽卦。巽是进入的意思,进入了以后,就会慢慢喜悦,所以接着是兑卦。兑是喜悦的意思,喜悦而后会散去,所以接着是涣卦。涣是离散的意思,物不可以终久的离散,所以接着是节卦。节俭约制了以后,就能使人相信,所以接着是中孚卦。孚是信的意思,有信用的人,必定能实行它,所以接着是小过卦。有超过事物的人,必定能成事,所以接着是既济卦。万物是不可能穷尽的,所以接着是未济卦,而《易经》六十四卦终止。象征着人类的文明,是永远在进步,永远未完成的。
【解释】: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 旧指朝知政变革或改朝换代。 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
很高道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
【数学之美】团队为您答题。有不明白的可专以追问!
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属右边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这是《易经》里的话吧,鼎卦承接革卦,就象成语说的:革故鼎新,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