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故事
麦积山第六十九窟北魏的菩萨立像,面容清秀,头微右倾,含笑凝视,神情安详亲切。高发髻作盘绕状,扎以饰带,发髻中间佩有玉环。内着圆领服,外罩通肩衣,广袖博带。
第一百二十一窟也有北魏的菩萨、弟子像。菩萨头梳高平髻,着对襟袍,右手屈肘直起手掌,左手放左腹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62侧。他的旁边是一位双手合十的年轻弟子着通肩袈裟。
两尊造像的位置相互靠近,头部均倾向一处,面容清癯、眉目清俏,笑意盈然,似乎是在窃窃私语中心有同感,才发出的粲然一笑。
一般认为,北魏的这些造像在形象上已完全不同于云冈早期的雄大粗壮的风格,修长的体型,清峻的面容,含蓄的微笑以及宽袍广袖的衣着,都是北魏推行汉化而引起南朝风流行的结果。
西魏第一百二十七窟的菩萨像,在造型特点上说正是和北魏上述作品一脉相承。
第一百二十七窟左壁有两菩萨,上身皆裸露,披戴着项圈、长巾,巾带宽平,巾端卷折如鱼尾。其中一尊菩萨左手垂放体侧,右手屈肘上举,掌心向上。
另一尊菩萨双手皆屈肘抬起指向方向一致。头上发式都是从额上向左右分梳至后披下。高髻前有冠护持,面相较瘦,眉毛弯曲,细目如柳叶,嘴角翘起明显,精神相当活泼,比起北魏菩萨的含蓄笑意,显得更加轻快。
同样,主尊佛的造像也有清峻之相,如第四十四窟的坐佛,头梳流水状高髻,着双肩袈裟,博带广袖,服饰相当简洁洒脱,眉目修长舒缓,直鼻小口,笑意微妙动人,神情恬静自适。
西魏地处西北,毕竟接触胡人的机会较多,在石窟造像中,作为主尊佛、菩萨、弟子等的造型和精神状态的刻画上,追求和慕效南朝士人之风,固然是其必然。但在一些非主要形象的刻画上,造型往往有胡人特点,也能很好的注意到精神境界的表现。
第一百二十三窟左壁有一位侍者造像,头戴圆顶毡帽,身穿圆翻领窄袖长袍,面相瘦削,呈“甲”字形。眉弓高长,鼻梁高直而窄,上唇短而下颌长,一望而知是胡人的形象。
他的双手对拢放于袖口之中,头微前倾,目光下视,含一丝笑意,是一副虔敬听法而内心有所感动的样子。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但造像工匠一丝不苟,表现得相当出色。
西魏时期的麦积山石窟中,还出现了集中的经变故事壁画。在第一百二十七窟四壁剥蚀严重的壁画中,依稀可辨的有正壁的涅槃变、左右壁的维摩变和西方净土变、受十善戒经变等。
麦积山的一个特征是窟内佛像几乎都是泥塑(因为山之石不宜精刻),麦积山石窟内大小佛像共有7200余尊。其中最高的佛像高约16米(阿弥陀佛),最小的佛像仅十几厘米。造像特点质朴、细腻,形象逼真。
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即沉积岩),其山势陡然、独峰耸立,最初有许多天然岩洞。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1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